“我在家中翻看家庭相册时,看到了这张我穿着警服的照片。一幕幕往事又涌上心头。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但我还是湿了眼眶。”
讲述人:李爱平 记者:代玺
噩耗传来,几乎击垮我
年少时,我特别喜欢警服和军装。在我眼里,制服特别好看。我的梦想就是成为警察或军人。但是,长大后的我走上了教师岗位。后来,我嫁给了一位警察。
当教师遇见警察,这个家就比一般的家庭忙碌几分。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授课育人从不懈怠,但我还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打理家务。
2002年10月8日,我像往常一样等待丈夫回家,可是竟等来了丈夫在紧急出警途中遭遇车祸不幸身亡的噩耗。
我被这个巨大的打击击垮了,心痛到流不出眼泪。我每天神情恍惚、茶饭不思。我幻想着丈夫只是像从前一样出差了,过几天就会回来。
3个月的时间里,白天,我把自己关在卧室里谁也不见;晚上,我不开灯,一坐就是半夜,然后蹲到丈夫平日回家经过的路口等他。那时,专程赶来照顾我的姐姐又疼又气地说:“你若再这样一蹶不振,我就不管你了!女儿你也不管了吗?”想到13岁的女儿正需要照顾,我才回过神来失声痛哭。
穿上警服,继承丈夫遗志
党和政府向我伸出援助之手。丈夫生前的领导、同事、同学纷纷来到我身边,慰问、安抚我,送钱送物,尽可能地帮助我们母女渡过难关。我的伤痛在大家的呵护中慢慢地缓解。
虽然慢慢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但繁忙的教学工作不再适合我,因为我要独自照顾女儿,单位离家太远成了生活的阻碍。襄城县公安局相关领导多次征求我的意见,积极为我甄选适宜的工作。我当时想,丈夫深爱的警察工作还要有人来做,我想在他未竟的事业里出点儿力。我也想穿上警服,继承丈夫的遗志,将公安工作做好!
2005年,单位经多方努力终于将我由教育系统调入襄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档案室。我在新的岗位上找到了归属感。在丈夫“战斗”过的地方工作,我觉得丈夫一直陪伴着我。
在刑侦大队档案室,我一干就是18年。其间,同事们对我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有求必应,给予我最大的关怀和包容。我将热情都投入到档案工作中。在公安岗位上,我被授予三级警督警衔。2019年12月,我光荣退休。
暖流汇聚,书写爱的篇章
退休后,我常常到新乡女儿家小住。小外孙乖巧可爱,女儿上班忙的时候,我就帮忙带小外孙。孝顺的女儿对我体贴入微,悉心照顾。这份天伦之乐得来不易,里面包含了太多人的爱心。
多年来,公安系统一直对英烈遗属关怀倍至,积极帮助我们解决个人及家庭问题。丈夫当年猝然离世也给我们年仅13岁的女儿带来了巨大的伤痛。襄城县公安局每年都为女儿申请助学金,一直到她高中毕业。2008年奥运会期间,其还为女儿申报参加了“福娃爱心传递”活动。女儿的学习、生活渐渐步入正轨,最终考入了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为了尽可能多地给我们母女提供生活上的帮助,襄城县公安局为他申报了二级英模、烈士。
2002年12月31日,省公安厅下发了文件,为丈夫追记个人一等功,颁发资金2000元。从2004年开始,省厅每年春节都会为我的家庭发放抚恤金5000元。2017年,省厅还安排我参加了英烈家属疗养。涓涓暖流汇聚到我的小家,这些爱心支撑着我拥有了新的生活。
在我心里,人民警察是公平和正义的化身,是和平时期最繁忙、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种职业,也是最神圣的职业。
作为警察的妻子,我深以为傲。更令我自豪的是,我也穿上了警服,从事了我和丈夫都深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