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事

一颗“金果”改变一座山村

□ 记者 吕正子 李嘉

郭惠玲在采摘成熟的杏果。记者 吕正子 摄

5月25日,星期一,43岁的郭惠玲拎着竹篮来到自家门前,这里种有几棵杏树。时值成熟的季节,杏果把树枝都压弯了,放眼望去黄澄澄的一片。她仰起头,小心地采摘每一颗杏果,汗水从面颊上滑落,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前天,俺村的杏果采摘节开幕了!”郭惠玲说,这两天来了很多购买、采摘杏果的游客,她得多备些货。

郭惠玲家位于禹州市鸠山镇闵庄村。她所说的杏果采摘节,是于5月23日开幕的闵庄村第六届杏果采摘节。她在家门口摘了满满一篮子杏果,又转身到屋后山坡上的杏园里帮忙。在那里,她70岁的婆婆白珍正在忙碌。

“妈,咱家门口的杏摘完了,我来帮你!”

“好,你去东边摘吧。中间那两排不要摘,留给游客!”

这座杏园有20亩,由白珍家承包。自今年的杏果采摘节开幕以来,每天都有游客前来摘杏果。相比购买摘好的杏果,游客更愿意亲手采摘。种杏树、卖杏果、举办采摘节、发展山村旅游业,已成为闵庄村近年来的“日常”。

闵庄村位于禹州市西部箕山腹地,虽然土地贫瘠,但煤炭、铝矾土等矿产资源很丰富。20世纪末,闵庄村的煤矿多达13个,村民大多在矿上打工。那时,闵庄村的天总是灰色的,山涧泉水断流,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此外,南山上的村舍还出现墙体开裂的现象,不少人因此搬离了祖宅。后来,山上的煤矿关停,村民失去了经济来源,只好外出务工。

2000年,闵庄村开始鼓励村民种杏树,发展林果业。“俺村以前就种过杏树,种杏树的手艺是祖传的!”白珍说,她家是闵庄村第一批种杏树的。那时,山坡是荒地,长满杂草,到处是乱石,地面也不平整。白珍用双手清除杂草、石块儿,平整地面。就这样,她亲手种下的一棵棵杏树苗逐渐长大。杏树第一次挂果的那一年,白珍赚了好几千元。

为了打出“闵庄杏”品牌,闵庄村于2015年开始举办杏果采摘节。几年来,杏果采摘节已成为闵庄村的金字招牌。目前,闵庄村杏树种植面积达1800亩,一半多人家从事杏树种植。此外,闵庄村还成立了合作社,定期请专家传授种植技术。

“由于村里兜底包销,仅卖杏果一项,俺家一年就有四五万元收入!”白珍介绍,该村为了发展现代农业,在种植杏树的基础上,推广花椒种植、林间套种金丝皇菊,还新建了果脯加工厂。白珍说,待时机成熟,她家也要种花椒和金丝皇菊,给小康日子再加点儿“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