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新闻深三度

记者探访市区夜间经济业态及发展状况——

夜生活日趋丰富 新活力正在迸发

周慧霞整理衣服摊儿上的T恤。 记者 郝晋 摄

夜晚,人声鼎沸的曹魏古城南大街。 记者 牛书培 摄

老黑鱼汤的老板娘李梅英(左)为客人盛鱼汤。 记者 孙学涛 摄

核心提示

夜食、夜游、夜购、夜娱、夜健、夜读、夜展……丰富的体验与多元的业态,正是许昌夜间经济的标签,也是许昌夜间经济蓬勃发展的原动力。连日来,记者不断走访许昌夜间经济各项业态,探访许昌夜间经济的发展现状,采访商户、市民及外来游客。在团团烟火气中,那个熟悉的许昌正在回归,城市的新活力已逐步呈现。

□ 记者 孙学涛 郝晋

【夜食】 地摊儿上、酒店里,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老板娘,再来一碗鱼汤!”

6月2日19时许,在位于市区引龙街与文会街交会处的老黑鱼汤,老板娘李梅英面对逐渐增多的客人,手脚麻利地盛鱼汤、拿油角。

“老黑鱼汤”的老板叫赵海军,人长得黑,早年在国企市清真肉联食品公司工作,下岗后开始创业,1995年在南关大街摆摊儿时取名老黑鱼汤,20世纪90年代末在文会街“安营扎寨”,从此声名鹊起。

“他家的鱼汤汤香、鱼酥,汤是祖传秘制的,鱼是长江野生毛刀鱼。我喝了20年,都知道。”食客马武快人快语。

“很多是老顾客,还有从郑州、漯河、平顶山、周口慕名而来的。俺的鱼汤上过《香香美食》!”李梅英说,“开放堂食后,客人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已经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在奎楼商业街南头,章鱼小丸子、莲子粥、烤面筋的摊位一字排开,食客或坐或站,品完这家尝那家。

在此出摊20多年的史高峰前年租下两个小门店,一个卖烤鱿鱼,他主厨;另一个卖椒盐香豆腐,他的妻子王丽歌主厨。从19时40分至19时50分,有6个客人买烤鱿鱼、7个客人买椒盐香豆腐。

“他家的烤鱿鱼搭配有蔬菜,很实惠;椒盐香豆腐外焦里嫩,味道极美。”前来买椒盐香豆腐的许昌姑娘林菁菁如此总结。

“前几天还不行,这几天越来越好了!”王丽歌说,他们靠这两个小摊儿供女儿读完大学。女儿马上要读研究生,他们的劲儿更足了。

当晚,记者走访引龙街、衙前街、府前街、清虚街、文化路、百花路,沙和义烧鸡老店、胖春面馆烧烤、小日子火锅、百年炝锅面、侯大侠音乐烤吧、游园第一家的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食客日益增多,营业额(特别是晚上的营业额)节节攀升。

餐饮业在夜间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四川省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四川省夜间消费群体中,6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其收入中等偏上,其中聚餐的超过47.7%。

“我市的夜食情况,随着疫情好转、天气转暖,可谓蒸蒸日上。”许昌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李钢说。

【夜游】

游古城、坐红船,夜风中赏莲城古风新韵

“泛着温暖的微波,静静地流淌;仿佛前生的月光,仿佛故乡,然而总是瞬间再现。”6月2日19时许,坐在护城河的小红船上,在上海求学的许昌姑娘马皓然说,她特别喜欢晚上坐小红船。每次晚上坐小红船,她总会想起许昌诗人杜涯的诗歌《河流》中的句子。

“快看,到西湖公园了!”来自建安区的李哲带着全家老小坐在小红船上,一边吹着夜风,一边欣赏岸边的夜景。

“坐夜晚的小红船,是我给孩子的承诺。六一儿童节晚上我实在抽不开身,所以推到了今天。”李哲说,他们打算上岸后去逛逛曹魏古城。“老爸、老妈都没见过现在的南大街啥样。”

“大王叫我来巡山,我把人间转一转,打起我的鼓,敲起我的锣,生活充满节奏感……”这几天,家在市区西大街的市民刘小莉,每天晚上到曹魏古城的非洲鼓体验店打鼓。“孩子才4岁半,但是喜欢这个,我打算给她买一个。”

家住市区清虚街的市民王婵娟的女儿,最近几天喜欢到杜康楼前当“仙女”。当杜康楼的飞檐翘角喷出水雾时,她总会欢快地蹦跳着说:“妈妈,快给我拍照!”

作为衡量一个城市旅游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指标,游客的停留时间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夜间旅游项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文旅产业融合逐步深入,掘金“夜游经济”成为管理者和业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谈及正在推进的工作,曹魏古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军超说,他们对街区业态“提质提品”,“只有不断创新发展,做好夜游服务,才能为曹魏古城增魅力、添活力,让曹魏古城发挥商业龙头带动作用,助力莲城夜间经济焕发勃勃生机”。

【夜购】

逛商场、地摊儿,夜间消费助力城市活力

6月2日20时50分,春秋广场四周灯火通明,商品琳琅满目,市民摩肩接踵,宛若集市,异常热闹。

春秋广场东北角的道牙上,周慧霞的衣服摊儿上挂满了各色T恤。周慧霞说,她在这里摆摊儿已有8年。往年3月中旬天气转暖,她开始出摊儿。今年因为受疫情影响,她一直拖到五一。每天17时,她从家里出发,到春秋广场指定位置摆衣架、挂衣服,一直忙碌到凌晨。

在春秋广场西侧摆摊儿的王艳歌与母亲一起经营玛瑙饰品、文玩核桃等。王艳歌说,她在市区灞陵路吴庄小区附近开有店面,经营古玩、玛瑙饰品等。白天,她在店里照看生意,晚上赶来摆摊儿。春秋广场夜市的人流量大,因此,她十分看好夜间经济的发展。

(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