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新闻深三度

文曲高照,增智开慧多才俊

许昌市规划展览馆内的许州古城沙盘,东南角有文昌阁。记者 牛志勇 摄

紫薇崇朗 资料图片

记者 牛志勇 通讯员 余涛

文昌阁位于许州古城何处?

文昌阁在许州古城东南角,与城墙上的奎星楼相望。

“紫薇崇朗”是“许昌十景”之一,说的就是与文昌阁相关的典故。清代许州知州甄汝舟赋诗曰:“文星七曲映奎光,特起崇台镇许昌。从此云衢堪稳步,月中攀得桂花香。”

文昌阁位于许州古城东南角,“许昌十景”之一的“紫薇崇朗”说的就是文昌阁。所谓“许昌十景”,指的是“紫薇崇朗”“两院英风”“文峰耸秀”“椹感涧流”“灵泉瑞溢”“西湖莲舫”“潩水潆洄”“灌台凝雾”“石梁皓月”“许田积雪”。

“文星七曲映奎光,特起崇台镇许昌。从此云衢堪稳步,月中攀得桂花香。”1933年出版的《许昌县志》记载了清代许州知州甄汝舟所赋关于“紫薇崇朗”的诗,表达了人们对文昌阁寄予的美好愿望。

“在参观中,当有人问许州古城的文昌阁时,我们会给他们讲‘紫薇崇朗’背后的故事。”5月26日,看着许昌市规划展览馆二楼陈列的许州古城沙盘,该馆社教科负责人郑幸晖说,据《许昌县文史资料》记载,文昌阁是明代建筑,建在约10米高的台子上,自南门走百余级台阶能到达山门,两厢有廊庑,松柏森森。

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许州知州萧元吉题诗云:“帝座奎垣近,诸开夕雾消。郎宫通上界,妖孛捲层霄。珠璧三台会,风云七曲朝。德星曾此聚,多士幸舒翘。”

文昌阁内供奉何方神圣?

紫薇又名紫微宫。北极星对应人间天子,周围众星环绕,像天子之藩卫。其中,有一颗星叫文曲星,即文昌星。古人认为,文昌星主宰人间文运。《许昌市志》编撰委员会编撰的《许都揽胜》一书记载,许昌奎星楼上悬有紫薇星群,星群下有木雕奎星像。“面向东南,手执朱笔,父老解说是奎星在点状元。东南城垣内有三丈高的土台,上建文昌阁,与奎星楼遥相对峙,颇为壮观。”

古代儒生在文庙祭孔的同时,也崇拜主宰文运的神。文昌阁内一般供奉的是道教仙人文昌帝君,其被认为掌管科举。关于文昌帝君,有天神与人神两种不同的说法。文昌两字既为星名,又为神名。文昌帝君又称梓潼、文昌帝、济顺王、英显王等。有关文昌星的说法,《史记·天官书》记载:“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各星有专司,掌管天下文运禄籍,因此自古以来就受到士人学子的崇拜。

旧时,一本以文昌帝君名义劝说世人积德行善的道教劝善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影响很大,与《太上感应篇》和《关帝觉世真经》并称三大劝善书。《文昌帝君阴骘文》称,文昌帝君曾73次来到人间,为官清廉,从未虐民。“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人能如我(帝)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各地文昌阁内供奉的神数目不一,也有同时修建供奉文昌帝君的文昌阁和供奉魁星的魁星楼的情况。比如,江苏扬州建于明代的文昌楼,是扬州府学的魁星楼,也叫文昌阁。文昌楼是扬州府学的附属建筑,是用来供奉文昌帝君的。

文昌阁是如何消失的?

作为古建筑专家,中国圆明园学会园林古建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古建研究所所长宋国晓认为,明清时期建造的文峰塔、文昌阁等建筑比比皆是,旨在供奉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的神,保一方文风昌盛。

有的地方也将奎星楼称为文昌阁,还有的地方在建设过程中将文昌阁、奎星楼合二为一,如山东即墨的南里文昌阁。据襄城县有关部门编撰的《襄城名胜古迹》记载,襄城县文庙大成殿东曾有一座奎星楼。它有着这样的模样:“台基由红石砌成,高八丈,共四层,下方山圆,每层有明柱四根,为四坡挑角亭式建筑,顶为穹庐形,内悬彩绘木雕飞龙一架。”如今,该楼已不存在。

记者查询许昌市档案馆的档案了解到:1929年,文昌阁内的神像被毁;20世纪30年代,文昌阁改为醒华无线电学校;1942年,许昌县救济院院长李厚甫在文昌阁设收容所;1947年许昌解放时,国民党守军退守文昌阁负隅顽抗。战争过后,文昌阁荡然无存。后来,文昌阁旧址一带成了“文昌宫”“水上乐园”。

如今,文昌阁旧址一带已成了曹魏古城临时停车场。未来,随着曹魏古城建设的推进,这里将展现出新时代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