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关注

许昌雷锋爱心社团牵线,安徽广播电视台与本报助走失聋哑男孩儿找到家人

爱与责任照亮走失男孩儿回家路

群众扯起横幅向帮助张壮回家的安徽、许昌新闻媒体和公益组织表示感谢。

张壮的奶奶拉着他的胳膊,不舍得放开。

张壮鼻子流血,杨寺村村委会主任杨良才帮忙止血。

核心提示

孩子走丢了,最着急的肯定是家人。6月7日,许昌雷锋爱心社团志愿者联系本报记者,一起为建安区张潘镇杨寺村流浪到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的聋哑男孩儿张壮找家。

22岁的张壮是怎样走失的,又是怎样流浪到涡阳县的?其家人和邻里如何费尽周折苦苦寻找?6月8日,在安徽广播电视台与本报,以及许昌雷锋爱心社团的努力下,走失近1个月的张壮平安回家。

□ 记者 黄增瑞 文/图

聋哑男孩儿给山羊割草时走失

“没想到俺孩儿会在涡阳县救助站!”6月8日上午,在建安区张潘镇杨寺村,51岁的村民张春枝见到记者,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

“俺孩儿今年22岁,是聋哑人。5月11日下午,他一个人骑着脚蹬三轮车外出给山羊割草时走失了。”一脸憨厚的张春枝说。他们家喂了4只山羊,年迈的父母也喂有山羊。他的儿子张壮几乎每天都出门割草,然后回家喂羊。

“俺孙子虽然不会说话,但可能干,很孝敬我们。他走丢后,我和他爷爷成夜睡不着觉。”张壮78岁的奶奶孟秀凤流着眼泪说。

为了寻找儿子,张春枝夫妇顾不上家里承包的10多亩地,一天到晚跑出去向人打听儿子的下落。

“村里人都理解张春枝夫妇的心情,一些人也丢下浇水抗旱的活儿,帮助他们四处寻找走失的张壮。”杨寺村村委会主任杨良才说,大家原先认为张壮从小到大没有出过远门,应该不会走出许昌市。

一家人苦苦寻找近一个月无果

为寻找儿子,张春枝和妻子开着车,一天跑百十公里四处打听孩子的下落,甚至跑到长葛市下辖的乡镇,并在今日头条和抖音上发布了寻人启事。

好消息在6月7日传来。

“安徽港荣公益文翁文化负责人李永生和我联系,说安徽广播电视台一档寻亲节目的记者刘会军请许昌新闻媒体帮忙确认一名走失男孩儿的身份。”6月7日,许昌雷锋爱心社团负责人刘冰对记者说。

接着,刘会军给她拨打电话说,前几天,他从涡阳县救助站得到线索,该站收留的一名聋哑男孩儿很像张壮。因为男孩儿是聋哑人,涡阳县救助站工作人员无法与其交流。

“孩子的家人前段时间在今日头条上发布了寻人启事,亳州市定远县公安局民警马义民通过全国救助系统比对了涡阳县救助站收留的聋哑男孩儿和张壮的照片,发现他们是一个人。”刘会军说,6月6日,他先与孩子的父亲联系。可能是口音等原因,张春枝认为刘会军是骗子,说他们的孩子不可能骑着三轮车跑到安徽,没等刘会军把话说完就把电话挂断了。

“我们做寻亲节目,经常联系各地的新闻媒体帮忙。”刘会军说,他希望许昌晨报记者和孩子的家人取得联系,对走失者的身份进一步确认。

新闻媒体与公益组织让离散亲人再相逢

6月7日下午,记者和张壮的父亲张春枝取得联系,并把孩子在涡阳县救助站的照片通过微信发了过去。

“是我儿子!我们都找‘疯’了,没想到他跑到安徽了。”张春枝在电话中激动地说。

6月8日上午,张春枝找了一辆小轿车,和哥哥张志来一起赶到涡阳县救助站接孩子。

当日18时许,接张壮的小轿车下了高速公路。听说张壮要回来,邻居纷纷丢下农活儿去迎接。一些居民扯

起横幅,站在街头向新闻媒体和公益组织表示感谢。

“这些天,孩子瘦了。”“在外面受罪了吧?”看到穿着一身新衣服的张壮下了车,邻居过来问张春枝。

“安徽人可好,孩子在涡阳县救助站待了七八天,吃穿都不受委屈。”张春枝向邻居介绍,张壮骑着三轮车到安徽后,可能因为三轮车坏在路上就把三轮车卖了,然后流浪到涡阳县街头,被当地民警发现。

“孙子,你可回来了,奶奶都想死你了!”看到张壮,他的奶奶孟秀凤紧走几步,泪水直流,拉住孙子上看下看。

看到这种情景,不少群众感动得直抹眼泪。“这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可懂事。”居民于小会说。

“以后再也不会让他跑远了。过几天,我和许昌市特殊教育学校联系一下,看能不能让张壮去读书。”张春枝说。

“能把孩子找到并安全接回家,我们感觉很值。谢谢晨报,你们的帮助彰显了新闻媒体的责任与力量。”许昌雷锋爱心社团志愿者芦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