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市区行道树女贞花开正好,花香浓郁。如果留意,人们会发现,一簇簇米粒大小的白色花朵吸引着“嗡嗡”而至的蜜蜂。
今年55岁的李耕心,老家在南阳方城,养了20多年蜜蜂,在许昌已经7年。养蜂过程中有怎样的趣事?如何辨别真假蜂蜜?……李耕心有自己的认知和故事。
许昌如花园,
本地可采蜜
“女贞花可以采蜜的时间只有10天左右。赶完女贞花,我准备去南阳山里赶荆条花,7月下旬去漯河临颍赶冬瓜花。”6月7日,建安区尚集镇一片树林内,李耕心正忙着伺候他的“百万大军”。
身着蓝褂、头戴长檐帽的李耕心对眼前飞舞的蜜蜂有着很深的感情。一顶简易帐篷、200多个蜂箱、一大片花海,这就是李耕心的“居所”。“来许昌7年了,孩子在这里上学。为了养蜂,我全国各地跑。”李耕心说,养蜂人心里都有一张“放蜂图”,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外面跑,像在进行漫长的旅游。
每采完一处蜜,李耕心和他的“百万大军”就得搬家。因为蜜蜂白天外出劳作,所以只有等到晚上蜜蜂归巢,他才带着它们离开。“搬运蜂箱时大多是一个人,一根扁担挑两箱,七八十公斤重,忙完累得不想动弹。”李耕心说。
近年来,许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进入4月,李耕心会带着蜜蜂采泡桐花蜜,如今主要采女贞花蜜,9月主要采黄山栾花蜜。
养蜂趣事多,累并快乐着
李耕心追着花期跑,做着听起来“甜蜜而浪漫”的工作。但是,养蜂20多年,一路的艰难和辛酸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李耕心的右眼皮有些浮肿。“唉,蜇了人,这只蜜蜂很快会死掉。”李耕心语气沉重地说。
如今,李耕心的蜜蜂有200多箱,每箱差不多有1.2万只,算下来约有240万只。遇到下雨等天气,李耕心会在帐篷里拿起心爱的曲胡,拉一段《洛阳令》打发时间。悠悠琴声传来,顿时物我两忘。
在李耕心看来,蜜蜂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社会性昆虫。一箱蜜蜂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蜂王负责产卵,雄蜂负责交配,工蜂主要干杂活儿!“蜂王一生只吃蜂王浆,由工蜂喂养,寿命长达8年。雄蜂吃蜂蜜,工蜂吃花粉和蜂蜜。”李耕心说。一个蜂箱内有一只蜂王和数量不等的雄蜂。如果有两只蜂王,必须用隔板隔开,否则其中一只很快会被另一只咬死。
每到一处,蜂箱会被摆成一个个圆形。李耕心解释道,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强蜂”钻进蜂箱偷吃蜂蜜,并咬死蜂箱内的蜜蜂。蜂箱被摆放成圆形,蜜蜂彼此有警惕之心,一般不敢轻举妄动。
蜜蜂也会生病。“正规的养蜂场不会使用青霉素、黄连素等,一旦被发现,有关单位根本不会收购你的蜂蜜。”李耕心说,如果蜜蜂拉肚子,一般用中草药治疗;万一患上更严重的疾病,整箱蜜蜂只有毁掉。
坚守老手艺,卖蜜讲诚信
常见的蜂产品有蜂蜜、蜂王浆、蜂蜡、蜂胶、花粉。常年放蜂,李耕心对蜂蜜有着敏感的味觉和嗅觉。
“真蜂蜜糖分高,喝起来有点儿‘辣’嗓子。鲜蜂蜜放置一周后,后味儿有点儿酸,闻起来有花香。假蜂蜜尝起来‘直甜’,闻不到花香。不同品种的蜂蜜香味儿不同,颜色也不一样。蜜蜂在不同时期采的同一种蜜,颜色也会有所不同。”李耕心介绍,“此外,还有两个鉴别办法。矿泉水瓶内装入凉水,然后倒入适量蜂蜜,使劲摇晃出现很多泡沫的为真蜂蜜;将蜂蜜放入冰箱冷冻,结晶而不结冰的为真蜂蜜。”
李耕心的大儿子李珍刚如今也四处追花逐蜜。“我现在在南阳山里赶荆条花,脸都晒脱了一层皮。”李珍刚说,他尽管每天很累,但看到客户认可蜂蜜纯正的时候,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前几天,徒弟养的蜜蜂出了点儿问题,我上门进行了指导。”李耕心说,养蜂是一门传统手艺,尽管这么多年坚持下来很不容易,但为了家人的幸福生活咬牙也要坚持。
辛苦的奔波、劳作让李耕心懂得甜蜜来之不易,他愿意用心守护这份甜蜜。“做人要讲诚信,我的蜂蜜虽然卖得有点儿贵,但是绝对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