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李占扬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认定

“灵井鸟雕”将东亚雕塑起源提前八千年

距今13500年,是迄今所知唯一动物站立在基座上的旧石器时代雕塑

本报讯 (记者 郝晋 王婵) “别小看这只不到2厘米长的鸟,它是东亚迄今所知最古老的雕塑品,距今已有13500年。”6月12日,记者连线采访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李占扬时,他说,“许昌人”遗址出土的“灵井鸟雕”将东亚雕塑艺术的起源提前了8000多年。

李占扬教授是“许昌市荣誉市民”。2007年,他在“灵井遗址”发现的距今10.5万年至12.5万年的“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填补了中国古人类进化的空白,对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起源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灵井鸟雕”是2009年在灵井“许昌人”遗址后续发掘中被发现的。

“灵井鸟雕”出土后,李占扬教授和来自中国、法国、以色列等国的研究人员一直孜孜不倦地对其进行探索。日本东京大学和美国贝塔碳十四测年实验室对与“灵井鸟雕”同层出土的烧骨与半成品进行测年,32个样品的年龄平均值为距今13500年。这说明“灵井鸟雕”是目前东亚唯一可以追溯到晚更新世时期的鸟类雕塑艺术品。它的发现将东亚雕塑艺术向前推进了8000多年。此前所知中国鸟类雕塑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其绝对年代距今6000年至5000年。

李占扬介绍,“灵井鸟雕”用中等大小哺乳动物的一块肢骨残片雕刻而成,长19.2毫米、宽5.1毫米、高12.5毫米。鸟的一侧呈黑褐色,另一侧呈古铜色,形体粗壮,短头,有圆形的喙及长尾,很可能属于雀形目。史前艺术家没有刻意雕刻这只鸟的双腿,而是将其安放在底座上。这件鸟雕具有超大的尾巴,是为了防止被置于平面上时向前倾斜。古人在较小的物体上实现了惊人的平衡和美感。研究人员通过显微镜和显微断层扫描分析,发现“灵井鸟雕”使用了研磨、琢削、刮削、切割等4种雕刻技术,在物体表面留下了68个微小界面。

6月11日,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发表了李占扬团队的这一重大研究成果。“灵井鸟雕”是东亚地区迄今所知唯一的动物站立在基座上的旧石器时代雕塑作品,在雕刻技术和艺术风格上不同于在西欧和西伯利亚发现的其他文物。这填补了东亚雕塑起源旧石器时代所缺失的证据链条,并确定了一个长期未知的原始艺术传统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