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莉莉 /文 牛书培/图) 6月13日、14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许昌越调的毛派经典剧目《白奶奶醉酒》《火焚绣楼》《李双喜借粮》在灞陵桥景区公益演出,吸引了众多戏迷观看。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市举办了“非遗”宣传展演暨旅游商品展,“非遗”项目许昌越调、皮影戏、铜器舞、唢呐等现场表演十分吸睛,展示了我市“非遗”保护成果,引导公众了解“非遗”知识和健康的生活理念。当天,全市共有100多家企业参展,向市民发放3000万元的惠民消费券,旅游商品线上线下同步推广,有力地刺激了旅游消费,提振了旅游市场。
相关新闻
这些成语典故出自许昌!
本报讯 (记者 张莉莉 通讯员 陈相阳)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物赋彩全面小康”。许昌博物馆举办了《文以载道 流传千古——许昌历史成语典故精选》展览、许昌市疫情防控资料图片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介绍等。
许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发生过很多重要事件,也涌现出了众多历史名人,形成并留下了不少含义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文以载道 流传千古——许昌历史成语典故精选》展览立足于许昌悠久的历史,搜集了与许昌地区和许昌籍人士有关的历史成语典故,如大禹治水、掘地见母、处心积虑、三过家门而不入等。该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观众介绍了与许昌有关的历史名人和重要事件,深受中小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