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魏新傲 文/图) 为了培养小记者科学探索的兴趣,让大家真正学习掌握科学防疫知识,近日,许昌报业传媒集团推出“许昌晨报小记者科普教育公益行”活动。
6月9日,该活动走进市文化街小学、市古槐街小学。科普老师通过精彩的科学小实验,带领近千名小记者学习防疫知识,见证科学的神奇。
课堂上,科普老师巧妙地把大家的思路引到急救时常用的呼吸机上,并通过生动的图片展示,进而抛出氧气从哪儿来的疑问,引导大家进入制氧环节。
实验开始了。听课认真、积极回答问题的小记者被挑选上台参与实验。他们戴上手套、护目镜,俨然一副“小小科学家”的模样。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科学家”用勺子小心翼翼地向烧瓶里添加二氧化锰,添加好后,再把适量的双氧水倒入烧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一团白色烟雾腾空而起。氧气制造成功了,台下顿时响起欢呼声和掌声……
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但是,怎么证明口罩有过滤作用呢?在接下来的环节,老师带领小记者认识各种类型的口罩,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通过趣味小实验,让大家真正感受口罩过滤空气的效果。
转眼间,这节课进入尾声。短短的40分钟,小记者听得津津有味,教室里不时发出欢呼声和响起掌声。“这场科普公益活动形式新颖、内容充实,很及时,也很实用。孩子们既放松了身心,又培养了探索科学的兴趣,收获了知识。希望以后举办更多的活动,让更多学生从中受益。”活动结束后,市古槐街小学小记者负责人李玉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