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鸥鸟
白马王子是很多少女的梦中情人,出身高贵、多情多义、英俊潇洒。似乎这样的璧人只生活在童话里,现实中难得一见。但1800年前,29岁以前的曹植千真万确就是这样一位令无数少女心仪甚至着迷的白马王子。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与卞后生的第三个儿子,和父亲曹操、哥哥曹丕一起被后世称为“三曹”。在建安作家中,曹植被公认为文学成就最高,以至于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不惜用“才高八斗”这样的褒扬来推崇他。
曹植可以用天之骄子来形容。他性格洒脱、才华横溢,如一位翩翩美少年一般亮丽在人们的视线里。他的《白马篇》其实就是他的自画像。读起这首诗,你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位白马金鞍、锦衣华裳、身手矫健、英气逼人的少年英雄形象!在他的笔下,纵横在大漠边陲,渴望建功立业、视死如归的少年英雄就是自己的化身。所以,清代文艺评论家朱乾说:“此寓意于幽并游侠,实自况也。”
曹植是写诗的天才,下笔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一开篇就如电影的特写镜头,画面不仅唯美,而且惊心动魄,如旭日喷薄而出,似彩霞笼罩全篇。
曹植虽是一个贵公子,但在这里,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少年游侠,武艺高强,名扬边塞。“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诗中不吝笔墨极写游侠儿的绝好身手,并用“猴猿”和“豹螭”两种动物来比喻游侠儿敏捷灵巧、勇猛轻疾,形象生动得呼之欲出。
好男儿都有一腔报国志,少年游侠自然不会辜负一身好本领。“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诗人盼望的就是这一天,驰骋沙场,英勇杀敌。就连匈奴和鲜卑这样剽悍凶狠的敌人也被游侠儿杀得抱头鼠窜、望风而逃,何等酣畅淋漓、快意平生!
蝼蚁尚且贪生,为人谁不惜命?可游侠儿为何能不顾安危、勇赴国难?“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诗人这里借游侠儿之口坦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游侠儿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不仅因为他艺高胆大,更重要的是他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那就是甘愿为国捐躯、舍生取义、公而忘私的家国情怀。我曹子建也是这样一个渴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人啊!
慷慨激昂、风格雄放也是建安文学的风格之一。《白马篇》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也代表了曹植前期作品的总格调。整首诗气氛热烈,语言精美,华丽工整。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称得上是情调兼胜的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