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新闻深三度

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补充了商业服务功能,体现了中德合作的社会意义

提供配套服务,吸引德企到许投资

由腾飞建工集团承建的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稳步推进。记者 牛书培 摄

核心提示

4年多来,我市通渠道、搭平台、建机制、重交流,持续深化对德合作,实现了对外开放的“逆袭”,加速了产业发展的“蝶变”。

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不光是一个商业综合体,而且是许昌与德国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在展示多元文化的同时,提供配套服务,吸引更多的德国企业来许昌投资。

那么,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如何体现新平台的桥梁作用,建成后对许昌经济发展将起到哪些推动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访。

□ 记者 王利辉 张铮

补充商业服务功能

体现许昌对德合作的社会意义

“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的上马,是我市开展对德合作的重大成果。”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负责人张鹏介绍,实施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的另一个目的,是在深入研究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的发展规划,在符合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市规划、景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打造满足中德合作实际需要的商贸服务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深德国与许昌的友谊,为中德在先进制造业、文化教育、经济贸易、科技医疗、商业开发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早在2017年4月,许昌市便启动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创建工作。当年12月28日,由工信部组织的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方案评审会在北京召开。

2018年3月2日,工信部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这是全国第八个、河南省第一个获批的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标志着许昌对德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以许港产业带为主体,以长葛市中德再生金属生态城、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为核心,辐射禹州市、鄢陵县和襄城县,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强“中国制造 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及健康养生四大产业13个细分领域,全面与德国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工匠人才,推动整机制造业发展,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工业设计、教育培训、科技金融和知识产权等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

在此背景下,实施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既能补充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商业服务功能,又能体现中德合作的社会意义。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为德国企业和人才提供德式生活配套服务

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为我市对德合作拓展了新领域。那么,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具体有什么功能,它的建设对许昌经济能起到哪些带动作用?

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相关人员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是一个集德国特色商业、文化、餐饮于一体,着力为德国企业和人才提供德式生活配套服务的商业综合体项目。

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不仅将美化城市环境,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人们游玩、购物、住宿提供更多选择,而且将满足人们对高层次商业的需求,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对商业配套设施的需求。该项目还将为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的发展合作提供便利,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带动许昌市经济的发展。

另外,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周边环境污染较小,废水、废气等经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该项目的建设也得到了居民的支持。

张鹏告诉记者,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在对德合作的进程中将起到后勤保障作用。原汁原味的德国风情小镇不光是商业街,而且会提升许昌的城市品位。德国商品展厅将方便许昌人购买德国商品。

德仕堡生活广场项目还有配套的人才公寓,为德国专家扎根许昌提供支撑,用优美的环境吸引德国企业来许昌投资。另外,该项目建成后会成为一个孵化基地,有利于中德合作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落实对德合作支持政策

推动对德合作向纵深、多领域发展

近年来,我市与德国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从2016年开始,我市先后12次组织140多家企业赴德国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德方先后60余批次来许对接。经过你来我往的反复对接,许昌与德国的经贸联系不断深化。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市对德合作取得了累累硕果。

由国际领先的工业废物回收综合利用企业德国百菲萨集团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的电炉炼钢除尘灰项目开工。这也是目前落户许昌市投资额最大的德国独资项目。

该项目建成后,可年处理11万吨电炉炼钢除尘灰,可年产4万吨氧化锌,年销售收入达8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废物的循环再利用,促进再生金属加工产业链实现闭路循环,助推我市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全球十大资源再生及环境服务企业之一德国欧绿保集团投资2亿元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落户魏都区静脉产业园,将为许昌“无废城市”建设助力,配合许昌建立健全“无废生活”体系,实现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近年来,我市与德国企业在投资合作、技术研发、设备引进、职业教育、健康养老、共建园区、城市合作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

今年,我市将组织3次“走出去”、2次“请进来”的对德经贸活动,增强了解和交流,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不断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采取有力举措,推动对德合作向纵深发展,推进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和中德产业园规划建设,吸引德国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先向园区集聚;加快做好中德产业园的规划编制工作,明晰功能定位、产业方向、规划布局,承接高质量的项目落地;指导企业梳理合作意向、发布合作信息、寻找合作伙伴,协助企业开展洽谈对接,为企业项目落地提供便捷服务;落实对德合作支持政策,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