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亚飞 通讯员 范凯) 6月28日,记者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有序开放两个方面工作。全市文化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运行,共接待游客78.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81亿元。
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蕴含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文化游、民俗游等文旅消费需求旺盛。从出游特点看,受高温天气和高考、中考影响,游客出游半径普遍缩短,本地游、周边游、短途自驾游仍是主流。其中,“当季水果采摘之旅”“乡村民宿休闲之旅”“亲子一日游”颇受市民青睐。
针对端午节独特的习俗,我市推出了一系列活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邀请省级“非遗”项目顺店刺绣传承人康传珍、江书焕、侯玲环、辛燕,禹州十三碗制作技艺传承人张香玲与职工一起做香囊、包粽子、度佳节,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传承端午节习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市图书馆主动走出去,提前与部分学校对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有关端午节来历、习俗、文化的视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许昌博物馆立足传统,从捐献品中遴选代表性实物380多件,筹办“保护与传承——许昌博物馆馆藏捐献品特展”,包括历史记忆、红色精神、书风画韵、浮光掠影、瓷苑生辉五个部分,给广大市民呈上了一场节日文化盛宴;大鸿寨景区情人谷、七彩河升级亮相,举办“粽”想对你表白活动,免费赠送粽子;鄢陵花都温泉小镇邀请网红乐队进行演出,举办首届后备厢车摊儿集市,让游客边听音乐边品尝烧烤美食;鄢陵永泓万亩桃园举办“一元进园,一元采摘”活动,既让游客品尝到鲜桃的美味,又帮助果农创收。此外,全市多个乡镇、社区还举办了“孝善文化节”,评选“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庭院”“优秀党员”,并组织开展文艺活动,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市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开展专项行动,对市区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和旅游演出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对A级景区和旅行社持续开展监督检查,督促文化场所和重点景区开展自查,严格按要求落实预警、预约、分流等管控措施,确保文化旅游市场安全运行。
假日期间,市、县两级文化旅游部门和旅游景区、博物馆、文保单位严格实行值班制度,值班电话、投诉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随时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服务。各旅游景区和博物馆、文保单位启动假日管理预案,加派管理和安保人员,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参观和游览服务。假日期间,全市文化旅游行业未出现各类旅游事故及疫情防控隐患问题、无处罚情况、未发生重大旅游投诉和安全责任事故,文化旅游单位实现“重大安全生产零事故”和“重大服务质量零投诉”,文化旅游市场秩序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