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市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对市区道路、游园绿化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绿化植物种类逐渐增多。我市的道路绿化由过去简单的“一条路、两行树”变为目前的乔木与灌木相间、行道树与绿篱搭配、行道树与草地相映、观赏植物点缀的多元化格局。
目前,我市统计在册的绿化植物共有341种,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03%,绿化覆盖率增长到41.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75平方米。一幅以绿色为底色、彩色点缀其间的美丽画卷正在莲城大地上徐徐展开。
□ 记者 张辉
适时调整,绿植种类逐渐丰富
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政府对市区绿化投资的力度逐年加大,市区内的行道树种类不断丰富。我市逐步引进了合欢、黄山栾、楸树、白蜡、银杏等数十个品种。
乡土树种是绿化树种的第一选择,过去,我市的乡土树种主要有国槐、榆树、白毛杨等。“外部环境不停变化,而植物对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极其敏感,我认为只要在我市生存30年以上的树种也可算得上广义上的乡土树种。”李运忠说。
随着气候和环境变化,一些树种慢慢不再受青睐。“‘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由于梧桐寓意好,清虚街等街道之前栽有梧桐,但其生长速度极其缓慢,后来就改种了法国梧桐,现在又改栽了银杏。”张保明说,现在市区几乎已不再补栽柳树和杨树。一是因为这两种树种在春季飞絮问题严重,每年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治理;二是因为光肩星天牛和锈色粒肩天牛对这两种树的伤害特别大,且不好防治。
“就像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绿化树种也或多或少有其缺点。我们选择的市区绿化树种既要具备长寿、适应性强等特点,还要有遮荫效果和景观效果。”7月3日,刚刚从中央公园巡查树木生长情况回来的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副主任李运忠说。1987年,李运忠从南阳农校毕业后即开始从事林业相关工作,1998年到市园林绿化管理处的绿化队工作。
“在乡土树种中,苦楝的遮荫和景观效果都挺好。”李运忠说,苦楝萌芽力强,抗风,生长迅速,花色鲜艳,极具观赏性,耐烟尘,抗病虫害能力强。“花开时,满街清香。”
李运忠说,人民路两旁最早种植的是法国梧桐,1990年前后,换成了树冠巨大、花色清新的合欢。但是由于合欢树上易出现木虱,给市民生活和合欢生长带来影响。他们正逐步把人民路、文博路和望田路上的合欢树换成苦楝。
精心规划,树种因道路功能不同而不同
市区南海街两旁,法国梧桐枝叶翠绿,不算粗壮的枝干努力向上伸展,树冠尚未形成。人行道上,一棵棵紫薇、红薇花团锦簇,引人注目。树下的红色美女樱花开正艳,惹人喜爱,不时有路过的行人停下脚步拍照。
“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和树种配置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绿化风貌特色。”李运忠说,因此,道路功能不同,选用的绿化树种也各不相同。
李运忠介绍,对宽度在50米以上的景观路而言,如天宝路、魏文路等,要选用生长速度较快的高大乔木,如法国梧桐、苦楝等作为主行道树。由于这些树冬天会落叶,就需要常绿灌木作为次行道树与其互为补充。对于宽度在30米左右的林荫路而言,可以选用生长速度中等、树冠较大的树种,如杜仲、早樱等。“目前,塔东路上主要种植的就是杜仲。”
为了丰富绿植种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市引进的绿植种类不断增多。“每引进一个新品种,都需要两年左右的观察期,让其接受寒冬和盛夏的考验,看其是否能适应许昌的气候。”李运忠说,2003年春天,他们在春秋广场试种了99棵黄花槐。那一年9月,黄花槐如期开花,繁茂的黄色花朵吸引了许多市民的目光。然而,它们最终因水土不服,没能抵过寒冷的侵袭。“第二年春天,只剩两棵还活着。我们把它们移栽到单位院中精心养护,但也没能避免它们‘全军覆没’的命运。这也让我们在引进树种时更加谨慎。”
“今年4月,我们在清潩河游园试种了6棵银白槭。我们经常去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如果明年春天它们活着,就有可能在许昌大面积推广。”李运忠说。
从“绿”到“彩”,城市环境更加优美
碧波粼粼,荷香四溢;鲜花盛开,绿意盎然……夏日的中央公园风景迷人,令人沉醉。站在公园内的景观桥上往南北方向眺望,浓重的绿色向远处延展,五彩斑斓的鲜花点缀其间。
“现在,中央公园的绿植种类太多了,孩子问我是什么花,我答不上来,只好拿着手机不停拍照查询。”7月4日,适逢周六,市民林新建带着孩子边走边拿着手机查询遇到的各类植物。
“中央公园的绿植种类在100种左右。”李运忠说,他们这几天正在做中央公园绿化植物缺株断档台帐。
李运忠介绍,21世纪初,他们就发现许昌绿植“绿色有余,彩化不足”。2005年以来,我市引进了加拿大紫荆、美国红枫、金叶复叶槭等彩叶树种。现在,市区红叶植物有加拿大紫荆、中华红叶杨、美国红枫、三角枫、黄连木、紫叶李、红叶桃等;黄叶植物有金叶榆、金枝槐、金叶复叶槭等。
灌溉方式的改进也为树种的引进和成活提供了条件。“从2000年之前的大水漫灌,到后来的水车加压浇水,再到2016年的滴灌、微喷,我市绿植浇灌技术不断进步,今年清潩河游园还建成了雾森系统,能够在保湿、防尘、降温的同时,改善空气质量,美化环境。”李运忠说。
其实,为规范全市城镇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行为,贯彻落实《城市绿化条例》《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等规定,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早在2011年,我市就出台了《许昌市城镇绿化植物配置指导意见》,从生态性、经济适用性、景观性、生物多样性等多个角度充分论证,推出了《适宜许昌栽植的绿化植物名录》,明确列出211种植物,在许昌广泛推广种植。
“近年来,通过统计,我们又制作了《适宜许昌栽植的绿化植物补充名录》,列出了130种绿植,现在我市绿植种类已达到341种。”李运忠说,我市按照“一路一树一花一景”的风格和“多层次、多色彩”的要求,逐步形成色彩丰富的景观林荫道路。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一块块“金字招牌”,镌刻着许昌人践行生态文明的清晰足迹。如今,我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03%,绿化覆盖率达到41.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75平方米。未来,许昌人的生活将会因绿色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