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鉴赏·收藏

钧壶之韵

——钧瓷大师李建峰的钧瓷壶原创之路

李建峰近影

李建峰钧瓷壶作品

□ 记者 王增阳 文/图

由于疫情的原因,记者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东升钧窑艺术总监李建峰。盛夏时节,在一个纪念钧瓷泰斗晋佩章先生的活动上,作为晋佩章先生亲传弟子之一的李建峰,在缅怀老师的同时,向记者聊起一段时间以来自己的创作和思索。

“上半年一直忙着创作新作品,直到前段时间,才把原创‘六钧子’系列的六把壶基本定型。这个系列由于还没有推向市场,所以具体细节暂时保密。不过,这个想法我已经酝酿了几年时间,尝试和改进过无数次。可以说,这个系列是我这么多年钧瓷壶创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在摆脱原有茶壶器型桎梏的基础上,我在这个系列上融入了充足的钧瓷元素,从文化内涵到具体器型,都打下了钧瓷艺术的烙印。”李建峰说。

在李建峰的描述中,记者基本了解了“六钧子”系列钧瓷壶的整体构思和创作理念。在记者看来,这个系列的推出,将是近年来钧瓷壶发展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长期以来,李建峰运用深厚的钧瓷烧制技艺,主攻钧瓷壶创作,为钧瓷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钧瓷界,李建峰的钧瓷壶名气很大,且辨识度和艺术水准极高。

李建峰做壶以手工为主。他的钧瓷壶壶口、壶盖丝丝相扣、浑然天成,壶盖与壶身接合处开合自如、细密无间。他烧出了大小不一的钧瓷壶,烧出了满釉钧瓷壶,烧出了个性十足的原创器型,为钧瓷界探索出一条发展道路。但李建峰并不满足,而是在可供把玩的钧瓷壶上融入独特的创作理念,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钧瓷壶的发展热潮中,有许多发展路径。但在我看来,我们要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钧瓷壶一定要有钧瓷的内涵和风格,逐渐摆脱其他瓷区的影响,形成属于钧瓷的壶艺特色。”李建峰说。

《大唐梦华》《清风竹韵》《天坛壶》《水韵莲城》《清泉壶》……一件件原创钧瓷壶作品,充分展示了他在钧瓷壶艺特色上的不断探索。如今,人们提起李建峰,想到的就是钧瓷壶。在神垕风起云涌的制壶热潮中,李建峰淡定自若。他跳出了钧瓷壶原有的框架,摆脱了紫砂壶风格的桎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钧瓷壶风格。其创作的钧瓷壶或古朴厚重,或典雅庄重,或精巧雅致,壶身图案自然,具有年代感,饱含文人气质。

在李建峰看来,钧瓷艺术一直在向前发展。钧瓷人掌握的东西越多,就越能体会到钧瓷艺术的魅力:一方面要在器型上下功夫,线条要流畅,器型要大气,给釉充足的流动空间;另一方面要了解釉的特性,摸索出适合某一种釉的器型。此外,钧瓷的发展还要坚持精细化,在工艺上不断提升,改变以往“粗、大、笨”的刻板印象。

只要有时间,几乎每一天李建峰都会沉浸在钧瓷壶的世界里坚持创作。这在日渐浮躁的钧瓷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位大师的操守。

一壶一乾坤。一把好的钧瓷壶,除了蕴含创作者独特的艺术思想外,还展现着其高超的创作技艺。这是文化艺术修养的表达,任何仿品都夺不去的神韵。以壶为器,李建峰向世人展示着一位钧瓷大师的情怀和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