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IT·分类

中国移动许昌分公司支招儿

防范公共Wi-Fi安全隐患

本报讯 (记者 朱兆浩 通讯员 添浩)“老板,店里Wi-Fi密码多少?”“此地有免费公共Wi-Fi可连接。”智能手机时代,公共Wi-Fi成了大家去任何一个地方问的第一个问题。然而,网络上关于连接公共Wi-Fi导致银行卡或者手机账户信息泄露的新闻层出不穷。

7月6日,记者采访了中国移动许昌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请其给大家支招儿,如何防范公共Wi-Fi安全隐患。

中国移动许昌分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比如,黑客自己搭建一个“山寨Wi-Fi”,取一个与附近公共Wi-Fi相似的名字,不设登录密码诱导人们连接。人们登录后,传输的数据就会被黑客监控,个人隐私、账号名和密码等信息也可以被盗取。登录公共Wi-Fi,不少人还喜欢打开手机无线网自动连接功能,这样风险更大。

中国移动许昌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无线上网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公共Wi-Fi迎来爆发式增长,大家一到公共场所就连接免费无线网络成为习惯。但是由此引发的网银账号被盗、个人信息泄露的案件逐年增多。目前,我国公共Wi-Fi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安全隐患:一是Wi-Fi产业准入门槛低,二是用户安全意识不强、防范能力欠缺,三是缺乏明确的防控主体和有效机制。

中国移动许昌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来路不明的公共Wi-Fi不要连接。出门在外不要遇到公共Wi-Fi就连,特别是那种不需要密码的公共Wi-Fi更要避而远之。关闭手机自动连接公共Wi-Fi功能,避免连上不需要密码的恶意公共Wi-Fi,导致钱财、个人信息被盗。此外,不明二维码也不要随便扫。一些二维码被不法分子设置为木马地址,一旦扫描,会自动下载木马病毒,造成手机中毒,手机内的重要信息和密码等被盗。市民在意识到被骗时,要在“第一时间”冻结账户,然后立即报案。

如果出门在外着急用无线网络怎么办?中国移动许昌分公司给您支招儿,在公共场合选择Wi-Fi时,要辨明网络名称,黑客的惯用招数是利用用户免费蹭网心理,设置一个与公共环境非常相近、容易迷惑人的名称。安全的方式是直接向提供服务的商家询问账号信息,并索要安全登录密码。如果需要进行银行账号登录、手机支付等敏感操作,一定要使用更安全的手机流量,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