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松召峰) 7月7日,小暑第二天,2020年高考在高温下正式“打响”。
据悉,今年,我市有近4万名考生,较去年增加4145名,共设市直、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建安区等6个考区30个考点。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当日不到7时,建安区三高赴外校考试的考生已在东校区广场集合完毕,送考专用公交车、摩托车队早已整装待发。据悉,今年,为最大限度地减小考生的流动范围,我市各地按照就近、就地原则安排考点、考场。考生可享受就近考试的福利,其中集中管理的考生由就读学校统一送考。
记者看到,建安区三高的送考老师身着红装来到考生身边,面带笑容与考生或拥抱,或握手,或击掌加油,把关爱和祝福带给考生,把必胜的信念传递给他们。而在本校考试的考生,则以班级为单位在高三楼前集体激情宣誓。考生面带微笑、自信从容地跨过“成功门”,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考场。
在许昌高中八一路校区门口,高三年级老师团队身着紫色衣服——寓意“紫气东来”,为考生加油、鼓劲儿。首场考试须8时20分前入场完毕,考生早早做好准备,有序走入考场。
据了解,今年,我市设置了1376个标准化考场。各考点都在入口处设置了体温检测点,并设置了凉棚和体温异常者复检室等。此外,各考点还准备好了清洁用的洗手液、消毒液、消毒湿巾,以及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防疫用品,确保考生安全。
在考场纪律方面,我市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防范替考等考试舞弊行为,我市所有考场使用身份证、指纹、现场照相“三合一”验证系统,实行“无声入场”。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考点严格按照《河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组考防疫工作指南》和相关应急处置预案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了全流程防控措施,确保考生健康参加考试,努力实现“三零”(思想上零懈怠、工作上零差错、追责上零容忍)“四不”(不出现泄密事件、不出现大面积舞弊事件、不出现群体性事件、不出现媒体负面炒作事件)“四保”(保健康、保公平、保安全、保稳定)的平安高考目标。
当日9时,2020年高考首场考试正式开始。考场内,考生奋笔疾书;考场外,部分家长不愿离开,守在考点不远处。在许昌高中八一路校区门口,记者见到了身着旗袍的赵女士。“就是讨个‘旗开得胜’的彩头。”虽然孩子正在考试,但赵女士表情轻松、笑容温婉,“虽然受疫情影响,孩子的学习多少受了点儿干扰,但孩子心态挺好的,昨晚也休息得挺好的。”
考点外,除了老师、家长期盼的目光外,公安、城管等部门也严阵以待,时刻关注着考点周边的情况,为考生考试营造良好的环境。
当日11时30分,2020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5分钟后,考生陆续走出考点,有的脸上挂着笑容,有的在沉思。“今年的语文比较难啊。”一名考生边走边对身边的同学说。“语文难,其他科目肯定简单!”一旁的同学自信地说。
当日15时至17时,数学科目考试如期举行。今天,考生将迎来文科/理科综合及英语科目考试。
这是一次特殊的高考,也是一场特别的人生经历。迈过此次大考,相信他们将更加坚定、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