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夏,《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个综艺节目火了。该节目通过呈现当代30位年龄在“30+”的不同女性的追梦历程、现实困境和平衡选择,引起了观众共鸣。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女性。她们跌宕起伏的经历、随时可以反转命运的魄力,将生活升华出无限可能。她们展现出新时代女性独特的魅力……
记者 寇旭静 文/图
28岁辞去北京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小城打工;31岁从装饰行业成功转型为书法工作室创始人;34岁与爱人相识一个月闪婚,随后开始了举案齐眉的幸福生活……在别人眼里,“30+”的她无异于缔造了一个个传奇。但了解了她背后的故事,就会觉得她的幸运是必然的。她就是墨语书法的创办人王菲。
7月6日,记者见到王菲时,她正俯身指导学员习字,经工作人员提醒才发现记者。专注、认真是记者对她的第一印象。在随后的交谈中,她向记者展现出热情开朗的一面,特别是话题触及书法时,滔滔不绝。
王菲虽然非书法专业毕业,却写一手好字,并最终因此优势创业。这得益于其爷爷的引导和教诲。“小时候看爷爷每天习字,觉得书法特别漂亮,就想学。”王菲告诉记者,在她的央求下,其爷爷虽然同意了,但提出了要求:只要开始学习,终身不能放弃。6岁的王菲轻易就答应了爷爷的要求。“刚开始学习了半年的笔画,每天都是枯燥地练习一个横。终于在一次练习中我受不了了,哭闹着说不学了!”王菲说,当时她爷爷打了她一巴掌,并告诉她,把书法学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能轻易放弃。从那以后,“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王菲再也没有提过“放弃”二字。随着深入学习,她慢慢地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书法的独特魅力。
虽然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书法,但由于参加高考时还没有书法专业,王菲选择了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后,她去了梦想中的城市北京拼搏,并通过努力应聘到居然之家做家装部市场管理。2010年,工作上已经得心应手的王菲,在生活中面对着一道选择题。“当时我已经28岁,家人希望我安定下来。是在北京安家还是回许昌从零开始,成了我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王菲最终选择辞职回许昌,陪父母慢慢变老。
回到许昌后,王菲虽然仍在装饰行业就职,但总觉得没有归属感。“我总想遵从内心去做一些事情,但没有方向和目标。我似乎在等待一个机会。”王菲说,2014年,那个改变她生活方向的机会来了——她的发小找到她说,希望她办个书法班教几个孩子学书法。“发小说,我是真正懂书法、有功底的人,绝对能教好孩子。”王菲说,“隔行如隔山,我会写不代表我会教,而且我没有名气,谁会找我学?发小见说服不了我,就去说服我妈妈。”在家人的循循善诱下,王菲放下心理负担,答应给孩子们上一次课。“第一次上课,4个孩子的妈妈就站在门外。她们都是教育行业的,传授了我许多教课的心得。”
就这样,在家长的“指导”下给孩子上了几次课后,王菲彻底爱上了教孩子写书法。孩子喜欢、家长认可成了王菲前行的最大动力。她彻夜练字、通宵磨课,不断挖掘书法中蕴含的美学,进而将情感自如地融入笔触……属于王菲的“书法王国”在孩子一幅幅笔墨作品中慢慢搭建起来。
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更有利的学习空间,在家长的建议下,王菲创办了墨语书法教室。秉承对孩子因材施教、发掘孩子潜力,稳步提升孩子书法水平的教学理念,王菲很快在行业内有了良好的口碑,在不做宣传、不打价格战的情况下依然生源不断,教师团队也不断壮大。
将精力完全倾注在事业上的“王菲”无暇顾及个人问题,这引起了其父母的“不满”。“催婚”成了其父母每天的“必修课”。“那个时间,我都不敢待在家里,每天被唠叨。”王菲说,但她清楚,对待婚姻,她有自己的坚持,她有信心等到那个对的人。
与蒸蒸日上的事业同步,王菲很快就迎来了爱情。王菲因工作与爱人相识。一个月后,爱人放弃在北京公司的股份回到许昌。只见过一面的他们领了结婚证。“我们结婚前连手都没牵过,但我坚信他就是那个对的人。”回忆起爱情,王菲笑意盈盈,沉浸其中。“我很幸运,终于等到了志同道合的爱人。”因为专业相关,事业上他们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一起直面工作中的问题。生活中,他们举案齐眉、相互体贴。“我们也会吵架,但总有一方主动认错。再加上有共同的爱好、三观一致,那些生活小插曲反而让我们彼此更加了解。生活和事业中的一些小磨难,也促使我们走得更近。”王菲说,“闲暇之余,他画画儿,我写字,娃在旁边玩耍,幸福触手可及。”
“30+”的王菲努力、向上,乘风破浪“划”宽生活的航道,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而且展现出了新时代女性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