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名称
杨根思的金星奖章
时间
1953年
地点
驻许杨根思部队史馆
红色文物自述
我是金星奖章,我的主人是“特级英雄”杨根思。不过,我和他并未“见过面”。
彭老总评价我的主人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我认为他受之无愧。杨根思出身于贫苦家庭,受尽剥削。入伍后,他时刻跟党走,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入朝作战后,坚守阵地,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人在阵地在”的铮铮誓言,成功切断敌人南逃的退路。
“青山有幸埋忠骨”,能够成为杨根思的勋章之一,我感到荣幸与骄傲。
出身于贫苦家庭,屡立战功
1922年,杨根思出生于江苏泰兴一个贫苦农家。其父亲被地主逼死,缠绵病榻的母亲一气之下含恨离世,他和哥哥相依为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流落上海、苏州,做童工、当黄包车夫,受尽欺凌。
1944年3月,杨根思听闻家乡来了一支新四军队伍。22岁的他回到泰兴,参加了新四军。入伍后,他勤奋好学,刻苦训练,积极学习爆破技术,第二年光荣入党,跟随部队南征北战。1946年6月,他参加泰安战斗,用18颗手榴弹消灭敌群,被表彰为“战斗模范”。同年10月,在郭里集战斗中,他炸毁敌地堡,被誉为“爆破大王”。1947年1月齐村战斗中,他创造了一人俘敌百余人的辉煌战绩,被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荣誉称号。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夏砦战斗中,他带领3排战士占领敌制高点,被授予“华东三级人民英雄”荣誉称号。1950年5月,他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1950年9月,杨根思光荣地出席全国英模大会,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坚守小高岭,与敌同归于尽
参加完大会,他得知所在部队已经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北上东北。他临时换了车票,赶上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回到部队后他升任连长。
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长津湖战斗中,杨根思召集全连官兵进行战前动员。面对气焰嚣张的强大敌人,杨根思发出了振聋发聩的“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随后,他带领30余人上了小高岭阵地。他清楚地记得营长在赋予其任务时铿锵有力的话语:“杨根思,你要记着,你和你的第三排不允许敌人爬上小高岭寸步,要坚决把敌人消灭在小高岭阵地前!”杨根思答道:“人在阵地在!”此时,他站在小高岭上,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阵地的战略价值。
战斗打响了,敌人密集的炮弹一阵阵地落在小高岭上。经验告诉杨根思:敌人要进攻了。他大声呼喊:“准备战斗!”他下达命令,放敌人到距离我军30米,听命令开火。敌人越来越近,随着杨根思的一声高喊,敌人一片片地倒下去。
敌人第一次攻击被打退后,便用大炮猛轰小高岭,并在坦克掩护下再次冲上来。杨根思甩出手榴弹。在爆炸声中,他带领战士冲向敌群。杨根思的喊声压过了所有的声响:“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冲啊!”小高岭正在混战,又有一群敌人冲上来。杨根思沉着指挥,击溃了一批批冲上来的敌人。敌人在坦克、炮火的掩护下撤下山去。
敌人先后发动8次冲锋,但都被杨根思和战友们击退了。不过,坚守在阵地上的人越来越少。此时,阵地上的弹药耗尽,增援部队尚在途中。眼看阵地就要失守,杨根思命令两名重伤员带着贵重的重机枪撤下去。
第9次冲锋开始了,敌人像恶狼般冲向小高岭。杨根思独自一人用阵地上仅剩的武器轮番射击,直到打光子弹。当美军指挥官出现在小高岭上,挥舞着小旗子,彰显其攻占小高岭时,杨根思猛然举起短枪,击毙了美军指挥官。敌人顿时慌乱起来。杨根思乘机抱起仅剩的一个炸药包,拉燃导火线,踏着美陆战一师的军旗冲向敌群。随着一声巨响,杨根思与40多名美军同归于尽。他那放着光芒的英雄形象永远地矗立在小高岭上。
所在连队以他的名字命名
战后,为表彰杨根思的英雄事迹,1952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杨根思生前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根思连”。
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荣誉称号,并向其颁发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亲笔题词,赞扬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2019年9月,杨根思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同年10月,杨根思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