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晓
许多人储蓄,认为储蓄是件很简单的事。实际上,储蓄也是一门学问。如果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储蓄,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很多客户认为,把暂时用不到的钱存到银行就是储蓄。然而,这样做其实是‘死存钱’。市民应根据自己的理财目标,结合自身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储蓄方式,以获得更高的回报。”理财师指出,在储蓄的过程中,方式很有讲究。例如,每月工资结余1000元,如果以活期形式存,一年后的利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如果以零存整取的方式存,年利率以1.75%计算,一年后可拿到的本利和则为12113.75元。因此,在每个月结余较少的情况下,比如几十元、几百元,可以采用零存整取的方式。每月结余有两三千元,可采用“12存单法”或约定转存等方式,利息都比单存活期高。必要的时候,可同时选用两三种方法,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此外,多数人会将储蓄和节俭联系在一起,认为只有省下钱才能更快地达到储蓄目标。理财师表示,储蓄固然重要,但它只是理财的一种方式。如果只是为了更快地达成储蓄目标,将储蓄的目的扩大化,而放弃了更高回报的理财方式,这种做法也是“死存钱”。在理财产品或其他投资方式的利好期,市民可把部分闲置资金用于投资,收益往往比储蓄高。
总之,只有用科学的方式对待储蓄,才能真正实现理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