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汉杰) 这几天,学校陆续开始放暑假。孩子独处的时间多了,安全意识不强,各种意外伤害便会乘虚而入。孩子在遭遇危险或意外时如何应对?如何将危害降到最小?7月13日,记者请有关人士向家长介绍安全防护常识,让孩子平安度过暑期。
溺水已成暑期“头号杀手”
7月12日,辽宁省沈阳市铁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树坨子村附近,5名少年一起野泳,其中2人安全上岸、3人溺亡,让人痛心。
“近段时间,我们接到多起溺水求助。”许昌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负责人孙建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儿童占56.04%。6至8月是溺水高发期,溺水已成暑期“头号杀手”。
孙建武建议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不擅自下水施救。
“溺水后的4至6分钟是急救的黄金时间。如果溺水者心跳停止,要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孙建武提醒道,溺水者如果脸色发紫,尤其是停止过呼吸,一定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摔跌伤也是高发意外
7月1日,四川南充某小区,一名儿童从18楼失足坠下,医生经紧急抢救40分钟后宣布无生命体征。
“摔跌伤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因素。”许昌仁和骨伤医院门诊部主任谷丰登说,暑假,不少家长因忙于工作,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甚至将房门反锁。这样做其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他建议家长,窗户边不要放孩子可攀爬的桌子、凳子等家具;注意窗户打开的宽度,确保孩子不会爬出去;当地上有水时要马上擦干。
大一点儿的孩子因为活动范围及自由度大,也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每周都有玩轮滑或滑板摔骨折的孩子入院。“骨折后,不要随意移动,以免造成二次损伤。”对于摔跌伤的处理,他建议,首先要看伤口是否出血或肿胀变形,如果出血要进行止血、包扎,最好到医院进行清创。
热粥、热水易让孩子烫伤
国家卫健委统计,中国每年有超过14万名宝宝被烫伤,且呈递增趋势。
“入夏以来,我们平均每天接诊儿童烧烫伤20多例。”许昌市立医院烧伤科主任陈红伟介绍,夏季,孩子穿得少,缺少了衣服的防护,更容易烧烫伤。夏季孩子烧烫伤绝大多数是在家里发生的,最常见的是被热粥、热水烫伤。
烧烫伤怎么办?“要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受伤部位10至30分钟,直到没有痛感为止。”陈红伟建议,发生烧烫伤,切忌用香油、紫药水、牙膏等涂抹受伤部位,以免造成创面感染,影响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和清创。如果创面出现水泡,不要自行弄破,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