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辉 文/图) 日前,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等在内的9个新职业,还发布了一些职业发展出的新工种,如直播销售员、小微信贷员、劳务派遣管理员等。那么,我市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对此有何看法?新职业发布后将给行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7月12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新职业在我市有较好发展基础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9个新职业分别是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城市管理网格员、互联网营销师、信息安全测试员、区块链应用操作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社群健康助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这是我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三批新职业。
此外,此次还发布了直播销售员、互联网信息审核员等5个工种,同时将公共卫生辅助服务员职业下的防疫员、消毒员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员等3个工种上升为职业。
这些新职业、新工种紧跟时代步伐和社会发展需要,且不少在我市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为加强基层社区管理,早在2013年,我市就开始实行网格化“一长四员”制管理。“一长”即网格长,“四员”即网格管理员、网格警员、网格监督员和网格信息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在电商直播方面,我市在做好电商平台建设和推出扶持政策工作的基础上,于上月出台了《许昌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要在3年内培养1000名带货达人,打造直播电商产业集群,做中部地区直播电商的“领头雁”。
新职业发布给从业者吃下定心丸
在这次发布的9个新职业中,最吸引人们眼球的莫过于互联网营销师中的直播销售员,这意味着人们熟知的电商主播、带货网红有了正式的职业称谓。那么,从事直播行业的人对直播销售员这一工种的发布有何看法?
“俗话说,名正言顺。有了官方对我们身份的认可,我们做直播带货就更有信心了。”7月10日,刚结束一场直播的禹州市无梁镇路口村农民崔军帅说。崔军帅和其妻子张妮从2016年开始接触短视频拍摄,于今年年初开始带货,目前粉丝数已经超过50万人。
作为几年内迅速成长的新兴产业,以流量为支撑的直播行业的确存在着一些“隐秘的角落”。“直播行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发展,但是从业者素质良莠不齐,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全靠自律,有了官方认证后,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大家就都清楚了。”崔军帅说。
新职业认定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在今年年初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除了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人员外,许多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状况测量和评估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运用数字化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规划、指导的在线学习服务师等。
新职业发布制度是建立科学规范的职业分类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动态调整的职业分类机制的有效措施。
1999年,中国颁布了首部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共收录了1838个职业。进入21世纪,新职业不断涌现并发展,新职业发布制度应运而生。
2004年,中国首次发布新职业,至2009年共发布了十二批次120多个新职业。2010年,国家启动了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2015年完成修订并颁布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不断孕育新业态,产生新职业,国家对这些新职业从工作内容等方面进行征集、规范、发布,可以提升社会对新职业的认同度,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工作人员赵耀说,此外,新职业的发布还能有效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对职业教育培训行业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