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地委
不少人认为心梗高发于寒冷季节,其实,在炎热的夏季也不能掉以轻心。专家表示,因为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易出汗,若饮水少会造成血黏度升高,使周围血管扩张、心脏负荷加大。如果合并冠脉血管病变,极易导致心梗发生。
7月9日,70多岁的张大爷从外面回家后,突然出现胸前区疼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等症状。家人误以为张大爷中暑了,赶紧将他扶到床上。躺了半个小时,张大爷胸前区疼痛的症状仍无缓解。家人将他送往医院救治。张大爷被诊断为心梗。
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郭明拴介绍,心梗也叫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斑块破裂导致血管收缩、血流不畅,从而出现血栓,致使心肌细胞持久性缺血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
心梗患者往往感觉焦躁不安,发作时常伴有一过性3至5分钟剧烈的胸闷疼痛、心律失常、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等症状。不少人以为是中暑了,容易忽略心梗,错过最佳的急救时间。
如何区别中暑和心梗?郭明拴告诉记者,中暑的主要症状是头晕、头疼、口渴甚至发热、抽搐,出汗部位主要在前胸、后背、脖子、腋下。心梗则表现为胸部出现憋闷感、紧缩感,一般不会有头晕、恶心、发热的症状,出汗部位为脖子、额头、手心、脚心等,皮肤温度相对较低,冒冷汗。另外,心梗有时会出现不典型症状,如胃疼、牙疼、嗓子疼等。
一般来说,胸痛持续超过5分钟应提高警惕,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的人群,肥胖、吸烟、高龄等人群,是患心梗的高危人群。
夏季如何预防心梗?郭明拴提醒市民,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管机能,强度不要过大,注意休息,劳逸结合;运动后忌喝凉水、冷饮,大汗淋漓时不要用凉水冲洗身体。骄阳似火的天气,中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家里要常备血压计、血糖仪,定时监测,身边要常备急救药物。若出现心脏部位有闷胀感、呼吸不畅等症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援过程中,家属要让患者平躺,开窗通风,让患者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