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关注

近期,多地发生青少年溺亡事件,溺水已成为暑期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暑期防溺水,警钟要长鸣!

饮马河畔免费公共游泳池边,一名安全劝阻员正在巡视。

核心提示

暑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近段时间,多地有关青少年溺亡的新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据统计,溺水已成为暑期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如果不重视安全问题,溺水事故很有可能发生。那么,市区河湖水系溺水防范措施是否到位,有关部门对预防溺水事故进行了哪些准备,遇到溺水事故该怎么做?7月14日、15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 记者 樊倩影 文/图

【惨剧】 仨兄弟鱼塘边玩耍一起溺亡

每年6月至8月是溺水高发期,溺水已成为暑期“第一杀手”。让我们先来看几个惨痛的溺水事故——

时间:7月6日

地点:河南省濮阳市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龙王镇龙王庄村发生一起溺亡事故。3名孩子在鱼塘边玩耍,不慎滑入水中溺亡。其中,最大的12岁,另外两个是不满3周岁的双胞胎。3个孩子是亲兄弟,家人哭得撕心裂肺。

时间:7月9日

地点:黑龙江省龙江县

黑龙江省龙江县,19时40分,一名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和家人来到滚水坝游玩。其间,考生不慎溺水。一同游玩的姨夫虽不会游泳,但还是下水去救他。最终,考生被家属驾船抓住头发救起后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其姨夫不见了踪影。

时间:7月12日

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广东省惠州市东江博罗县城段,一对姐妹在江边戏水,其中一人溺水,另一人施救,结果两人溺亡。同一天,辽宁省沈阳市铁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树坨子村附近,5名少年一起野泳,其中2人安全上岸、3人溺亡。

时间:7月13日

地点:河南省洛阳市嵩县

一名12岁的中学生在洛阳市嵩县伊河三桥附近水域游泳时不慎溺水。救援人员抵达现场后通过绳索将其救上岸,但没能抢救成功。

“近段时间,我们接到了多起溺水求助!”许昌市应急救援协会负责人孙建武说,避免溺水事故发生,重在预防。这需要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防患于未然,也需要所有家长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打探】 市区部分河湖水系溺水防范措施很到位

7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莲城大道饮马河畔的免费公共游泳池,只见深水区、浅水区有超过200人在游泳、戏水。引人注目的是,游泳池四周设置了很多防溺水的警示牌及横幅。岸上,身穿救生衣、手拿扩音器的安全劝阻员在来回巡视,大声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

28岁的安全劝阻员杨晓果告诉记者,近期气温逐渐升高,每天17时至21时,市民都会扎堆儿来游泳。为了避免溺水等事故发生,14名安全劝阻员分两班每天24小时巡视。一是禁止未成年人进入深水区。二是劝阻酒后及心脏病、高血压、传染病患者下水。三是提醒儿童和老人下水时要有家人陪护。

正说着,一名安全劝阻员发现几名儿童在用水枪打水仗,身边却不见大人。安全劝阻员赶紧用扩音器喊话,直到他们的家人到来。

杨晓果说,前几天,一名40岁的游泳爱好者在深水区游泳时因为腿突然抽筋而大声呼救。一名安全劝阻员连忙扔过去一个救生圈,该男子才顺利游上岸。

不远处,一辆观光车车顶上放着一个扩音器,不停地广播着严禁野泳的公告。许昌市市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东区水系项目负责人吴珂说,今年,东城区水利局提前对下属各河道管护单位进行了防溺亡工作部署,发放了防溺亡物资。仅他们负责管护的饮马河畔、许扶运河附近,就设置了40余条警示横幅、50余个警示标识。

在鹿鸣湖边,记者看到设置了多个温馨提示牌和禁止游泳警示牌,还安装有多个监控设施。两条清污船上,两名工作人员在值班,船上有救生衣、救生圈。

在北海公园,身着救生衣的安全巡视员不停地巡逻。发现未成年人下水或大人游泳,他们都会及时上前制止。

【行动】 增添必要救护设备为救援提供保障

记者了解到,除了莲城大道与学院路交叉口的饮马河公共游泳池允许市民游泳外,其他河、湖均禁止游泳。

灞陵湖堤岸坡度大、较湿滑,不慎滑进去很容易发生意外。饮马河、魏都区与建安区交界处的滹沱闸附近、再见三国游园旁的灞陵河都发生过溺水事件。另外,市区一些水系为了蓄水,建设了橡胶坝。橡胶坝上游的水较深,下游会形成涡流。如果掉入涡流,会被瞬间吸进去,非常危险。

“河湖水系严禁游泳。一旦发现有人游泳,巡视人员会进行劝阻,特别是未成年人。”市水利局运管防御科科长裴斐说,虽然禁止游泳,但仍有人私自下水。这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而且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裴斐说,为预防溺水事故发生,4月28日,他们召开了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整治工作视频会议;5月11日,印发了《关于做好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县(市、区)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把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7月1日,召开了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专题会议。

此外,他们配备了救生器材,增添了橡皮船、救生绳、救生圈、竹竿等救护设备,增设安全隔离带、防护栏、提示标识。同时,他们与社会救援队联合成立了应急救援队伍,购置救援器材,结合防汛抢险演练,组织落水救援演练。

目前,全市水利系统开展巡查500余次,成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2支,结合防汛抢险演练组织落水救援演练11次,实施救援18次,劝阻涉水人员500余人次,补增警示标语600余份、警示牌1500余块,购买救生圈1300余件、救生绳1000余条、救生艇60艘。

【提醒】 避免悲剧发生,落水时学会自救很关键

“发生溺水事故,为何有时会出现几个人同时溺亡的情况?”孙建武说,主要是因为盲目施救造成的。

“防溺水宣传是每年的常态化工作,可年年宣传仍时有悲剧发生。这让人心痛不已。我认为,除了加强防溺水宣传外,学会自救很关键。”孙建武说,青少年除了要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青少年不擅自下水施救)外,还要做到“一会”(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溺水时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应立即呼救,尽量放松,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当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发现有人溺水时,施救者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千万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向旁人呼救。

“近段时间,我们的志愿者走进市区23所中小学校,向中小学生义务宣讲防溺水安全知识,受教育师生达39000人。”孙建武说,青少年防溺水工作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