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西湖公园,在德星广场和红莲岛,会看到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和浮雕。这些人物,都是与许昌和许昌西湖渊源颇深的名士名宦。游人在畅游时,可以从神形兼备的人物雕像上,感受古代圣贤名士的风采;可以从人物介绍的字里行间,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
现在,西湖公园不仅是游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且是展示许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一张闪亮名片。
公式 记者 王志鹏
西湖公园内
有哪些人物雕像?
西湖公园的历史文化展示分为两个大的主题,一是汉魏文化主题,主要包括德星亭和德星广场。名士名宦雕像主要位于德星广场。德星广场上突出“德星”主题,建有一组群贤聚会雕像,人物有陈寔、荀淑及其子孙9人。二是宋代文化主题。该主题虽以宋代历史文化为主,但兼有上古至近代有关人文内容。
在西湖公园内,小虹桥以南、红莲岛南北中轴线道路两侧有4个与许昌西湖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雕像,自北向南分别为西汉时期的晁错、唐代的王建、北宋的欧阳修和苏轼。起云台浮雕墙位于红莲岛南北中轴线上,共有9块浮雕,分别是“三曹父子图”“华佗行医图”“吴道子轶事”“许昌历代名宦”“许昌十二贤士”“梅子行吟图”“韩式八凤”“理学七子”“三苏论学图”。
为何选择这些名士名宦?
为了将许昌和小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示出来,西湖公园历史文化展示专家组经过大量考证和讨论,从浩瀚史海中提炼文化符号,呈现历史印记,并确定“以宋时代文化为主线,三国文化为底蕴,多元文化辐射”的总体思路。市政协原副主席、西湖公园历史文化展示专家组成员李俊恒介绍,在选择历史名士名宦时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许昌籍名士名宦;另一部分是非许昌籍,但曾在许昌游历或为官,影响力较大的名士名宦。
在选择标准上,入选的名士名宦在中国历史上均名望颇高、影响力足够,与许昌渊源较深,为许昌乃至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作出过突出贡献。
经过多次集体讨论,专家组逐一研究备选人物,确定整体方案,撰写人物小传,最终报市里才把方案确定下来。
许昌籍名士名宦有哪些?
在所有人物雕像中,除许由外,有单人雕像的许昌籍名士名宦共13人。晁错生活的年代最为久远。晁错是西汉时期汉文帝的重臣,官至太子家令,汉景帝时任御史大夫。晁错之后是东汉末年的陈寔、荀淑及被称为“荀氏八龙”的荀淑的8个子孙。
唐代许昌籍的名士有两个,一个是吴道子,另一个是王建。吴道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画圣,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地狱变相》《八十七神仙图》等。王建是唐中期的诗人,曾任秘书郎、陕州司马、光州刺史等职,在长安时与张籍、韩愈、白居易、刘禹锡等均有来往。
除上述13人外,在起云台浮雕墙上,有一块“许昌十二贤士”浮雕,从各个朝代中选取了12位许昌籍名士名宦。他们分别是三国时期的贾山、祭遵、徐庶,西晋时期的陈泰、荀淑,唐朝的陈贞节,宋朝的何中立、靳裁之,元代的赵居信,明代的姚德溥、王家栋,清代的慕甲荣。
“荀氏八龙”和“韩氏八凤”
有何典故?
在中国历史上,名士名宦浩如烟海。但是,一家几代人名士名宦辈出的不多见。“荀氏八龙”和“韩氏八凤”在中国历史上就非常有名。
东汉末年的荀淑官至郎陵侯相。他的8个儿子均有才名,被人称为“荀氏八龙”。其中,第六子荀爽名气最大,官至司空。此外,荀淑的孙子荀彧、荀悦、荀衍等人及其曾孙荀攸,都是汉魏时期的风云人物。其中,向曹操建议迎汉献帝到许昌的就是荀彧。荀氏子孙在两晋时期也出了诸多名臣良将。直到晋室南渡后,荀氏一族才逐渐衰微。
“韩氏八凤”则是宋代名臣韩亿的8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韩刚、韩综、韩绛、韩绎、韩维、韩缜、韩纬、韩缅。这8人均中进士,其中韩绛、韩缜官至宰相,韩维官至副宰相。
“韩氏八凤”中,与许昌渊源最深的是韩维。他是宋代著名诗人,曾两度在许州为官,后携全家移居许州。韩维取宋庠“展尽江湖极目天”的诗意,特意建展江亭,并常邀程颐、程颢和梅尧臣一同游玩,赋诗合唱以诗会友,作有《展江亭·海棠》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