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六稳”“六保”工作,大力抓项目、促投资,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上半年,我市就业形势怎样?全市重点项目进展如何?我市民生支出了多少钱?我市如何保障粮食安全?……7月16日、7月17日,就这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市召开4场新闻发布会,进行解答。
□ 记者 张辉
细化稳岗政策,就业形势稳定
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9892人
7月17日,长葛市坡胡镇扶贫产业园内,机器轰鸣,一片繁忙景象。“这是我镇实施的扶贫产业园项目,与长葛市富兴汽配有限公司签订了租赁协议,租赁期为3年,租赁费用为72万元。我们在园区内设置了公益性岗位、残疾人岗位64个。”坡胡镇党委副书记陈伟峰说。
“在镇政府的组织下,我们村的郭彦锋、郭华锋和郭宗伟等参加了就业培训,马晓红、侯瑞娟等参加了家政培训,均掌握了一技之长。”坡胡镇侯庄村党支部书记郭宗岭说。
保就业就是保千家万户的“饭碗”。今年以来,我市把“稳就业”“保岗位”工作摆在首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就业创业,加快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积极防范应对大规模裁员和失业风险,保持了就业形势整体稳定。“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989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1%;失业人员再就业407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1.61%;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23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58%;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612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0.6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低于4.5%的年控制目标;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市人社局副局长吴强介绍。
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我市积极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截至目前,我市共为333家企业发放普通稳岗返还补贴914.09万元,惠及职工27049人;共为235家企业发放应急稳岗返还补贴1.71亿元,惠及职工23348人。”市人社局创业保障中心副主任郝恒说。
推进重点项目,提振市场信心
截至6月底,我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31.1万户
全长1296米,快车道宽24米,两侧慢车道各宽5米……今年5月底,投资5.8亿元的瑞贝卡大道与阳光大道连通工程完工,目前已顺利通车。该工程打通了铁西和铁东城区,有效缓解了许由路、新兴路、南环路等主干道的交通压力,更好地满足了阳光大道、瑞贝卡大道及周边城区居民的出行需求。
瑞贝卡大道与阳光大道连通工程是我市实施的187个重点项目之一。目前,我市已顺利举行两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共开工重点项目187个,总投资763.4亿元。为科学制定重点项目联审联批任务、重点项目工作台账,我市还印发实施了《2020年扩大有效投资行动计划》。今年前6个月,187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85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7.9%。其中,62个省重点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302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62.9%。在全省重点项目月度综合考评中,我市持续稳居第一方阵,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经过全市上下的积极努力,我市“稳投资”“稳预期”“保市场主体”政策组合效应正在持续显现。“今年1月至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分别较一季度、1月至4月回升8.6个、2.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全国1.7个、8.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增速回升势头良好。特别是1月至5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1.8%、制造业投资增长13.3%,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截至6月底,我市拥有各类市场主体31.1万户,同比增长9.85%;拥有企业8.75万户,同比增长14.24%。”市发改委副主任于志华说,总体上看,我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主要经济指标总体逐步恢复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优化支出结构,提升民生保障
上半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9%
“今天早饭味道不错。”“是啊,一会儿咱俩出去转转消消食吧!”7月15日,长葛市增福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楼的一间房间内,74岁的尚英敏和同屋的刘水云聊着天儿,微风从窗口悄悄溜进房间,轻拂床上挂着的粉色蚊帐。
尚英敏是增福镇增福庙社区人,唯一的女儿成家多年,长年在外打工。老伴儿去世后,她便独自一人居住。尚英敏因先后患上风湿病和血管瘤,右手和膝盖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形,需要终身服药控制病情。2016年,尚英敏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3月,尚英敏住进了长葛市增福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日三餐均有人提供。
“像尚英敏这样的残疾贫困户,除了能享受低保政策外,还能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增福镇人大主席陈欢说。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作为重中之重,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困难残疾人等群体为重点,密切关注困难群众数量及困难程度变动情况,足额安排相关经费,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政策,做到应保尽保。“截至目前,我市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3.6亿元,主要用于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支出;拨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8.7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金15亿元,保障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市财政局副局长王伟说,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1.3亿元,其中民生支出15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9%,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
保障粮食安全,端牢手中饭碗
预计夏粮总产量为171万吨,丰收成定局
古人云:“农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保障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许昌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我市“三夏”工作已告一段落。
“我市夏收圆满结束,从收获情况和国调队预测看,丰收已成定局。”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庞占杰说,国家统计局许昌调查队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全市麦播面积345.17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连续7年稳定在340万亩以上;预计单产495.4公斤,总产量为171万吨,比去年的168.8万吨增加2.2万吨,增长1.3%。全市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达到80万亩,较上年增加20万亩;总量大、品质好、纯度高,100%实现订单生产;籽粒饱满、容重高、品相好,大多数在二等以上,质量明显好于常年。
庞占杰介绍,“三夏”期间,全市共整合各类重大病虫防控资金2470万元,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627.8万亩次,防控效果明显;组织投入联合收割机8000台,开展订单作业、承包作业,夏收工作历时10天全面结束,是历时较短的一年,实现颗粒归仓。
在组织好夏收工作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动员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夏种夏管。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今年全市秋作物总播种面积461.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34.3万亩(玉米211万亩、红薯45万亩、大豆71万亩、杂粮7.3万亩)、花生25万亩、瓜菜65万亩、其他37.3万亩。
“保粮食安全既要稳当前,又要保长远。我市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庞占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