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樊倩影) 下拨困难群众救助资金3.6亿元;对全市78所敬老院进行综合升级改造,新增养老床位3076个……这是7月24日记者在许昌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民政兜底保障 助力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2020年,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市民政局按照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三聚焦”重要指示要求,厚植为民情怀、强化责任担当,以更加有效的措施兜稳、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我市民政部门在脱贫攻坚领域的兜底保障政策主要有农村低保、特闲供养、临时救助、孤儿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工作中,我市民政部门充分发挥兜底保障政策合力,主动发现、及时救助未脱贫、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发挥农村低保制度优势,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低保范围:对符合条件的重病、重残未脱贫人口,及时将其纳入保障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对因病、因灾、因学、因残和因疫情等造成家庭生活一时困难的,全面落实临时救助政策,确保应救尽救;对特困人员、孤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全面落实相关养育和保障政策,确保应养尽养;对生活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全面落实两项补贴政策,确保应补尽补;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全面落实关爱服务政策,确保应帮尽帮。今年,我市已下拨困难群众救助资金3.6亿元。
我市民政部门制定了民政系统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实施方案,会同市扶贫办先后印发《关于做好贫困边缘人口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许昌市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方案》,将工作重心集中在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监测户、贫困边缘户三类重点群体上,确保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此外,我市民政部门还持续开展敬老院综合升级改造工作,有效解决农村敬老院存在的基础设施陈旧、服务管理水平不高、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进一步增加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为农村困难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8所敬老院完成了综合升级改造,新增养老床位3076个,大大提升了农村敬老院的兜底保障能力。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均可到农村敬老院接受集中托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