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襄城县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以及农业、林业、健康养老等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旅游发展新格局。
近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推出的“出彩文旅 宜居许昌”系列宣传报道——襄城县文旅融合暨乡村旅游发展集中采访活动在襄城县举行。参加活动的记者,近距离“阅读”了襄城旅游发展“新文章”。
□ 记者 吕正子
基础打造,在城市更在乡村
抓牢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红景点”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7月21日,襄城县十里铺镇小张庄村的八七广场上,一座高达9米的毛泽东主席铜像伫立在中央。铜像在蔚蓝的天空下熠熠生辉。铜像后面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仿古院落,三三两两的游客步入参观。这里是毛主席视察纪念馆。
1958年8月7日,毛泽东主席来到襄城县。短短几个小时,他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并发出了“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了”的赞叹,让襄城人领略了一代伟人的风采。此后,襄城县相关部门修建多座纪念设施。位于小张庄村的毛主席视察纪念馆是于2012年新建的纪念场馆。该馆占地面积共8.7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是一处古朴典雅的仿古建筑群,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这里既是襄城县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著名的旅游“打卡胜地”。
毛主席视察纪念馆的兴建,是襄城县近年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缩影。明清古街、古城公园等景点,不仅成为襄城旅游的“网红景点”,而且提升了城市品位,方便了市民生活。该县还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乡村旅游接待环境日益优化。
以点带面,要“名片”更要“全面”
注重发挥示范点的带动作用,推动旅游业全面发展
就在八七广场迎来四方游客的同时,明清古街上也是熙来攘往。游客从高大庄严的城门进入,踏着厚重的石板悠闲地游览。街道两侧是古老的砖瓦房屋,精美的砖雕、木雕随处可见。阳光透过大树枝叶的缝隙,洒落在黑色的门板上,平添了一分古朴。
明清古街位于襄城县城区内,又叫南北大街,是古襄城的中轴线,曾是“南通荆襄、北达京洛”的千年古驿道。
2016年5月,襄城县上马了明清古街修复项目,目的是开发旅游资源,留住古城历史根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8亿元,修缮改造沿街房屋927间,配套改造建设城门广场、沿街牌坊、精品院落等设施。现在,它已经成为襄城县旅游的一张“名片”。
襄城县文旅部门注重发挥示范点的带动作用,推动旅游业全面发展。除明清古街等城市景点外,该县还把乡村旅游基础条件较好的湛北乡、紫云镇作为率先发展乡村旅游的示范点,以发展旅游民宿、农家乐为抓手,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目前,襄城县共有农家乐126家、民宿16家,乡村旅游呈现出勃勃生机。
打造品牌,办有“花香”的旅游节
根据特有资源和市场需求,提升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
站在明清古街城门上向南眺望,雄伟的首山清晰可见。首山南麓的湛北乡北姚社区是一个以旅游业闻名的“明星村”。
52岁的陈彩红在首山半山腰的一棵大树下摆了一个杂货摊子。她旁边,一条宽阔平坦的沥青路顺着山势,由山脚直通山顶。不时有游客光顾她的摊位,3元的矿泉水、5元的零食、11元的烟是游客购买最多的商品。“我在山上摆摊儿20多年,自油菜花节举办后,生意越来越好!”她说,以前,首山上很少有游客来,她的商品大部分卖给本村村民,一天的收入不超过20元。2018年起,襄城县开始举办首山油菜花文化旅游节。这大大提升了首山的知名度,来这里的游客人数呈几何倍增长。如今,首山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已成功举办了三届。首山的名气响了,她的生意也越来越好。“现在每到周末,我一天的销售额就有近千元,一个月能赚1万多元呢!”她说。
近年来,襄城县注重以节庆活动提升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该县根据当地的特有资源和市场需求,策划推出首山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樱桃采摘节、西瓜节、蟠桃节等节庆活动,打造乡村旅游的亮点。例如,2019年的第二届首山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接待游客72.6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引领,做好旅游业的“水文章”
大力实施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旅游提质升级
首山前面,北汝河自西北而来、向东南蜿蜒流去。河两岸不仅芳草萋萋、绿柳婆娑,而且有亭台水榭、蜿蜒小径点缀其间,使这座中原小城更加静谧与温婉。柏宁大桥下,居民傅燕燕正在进行网络直播。她是一位“舞蹈网红”,正通过网络向粉丝们展现舞姿。“老家的变化太大了,北汝河边现在真美!”她常年在深圳工作,最近才回到襄城。在她的记忆中,北汝河畔全是荒草,既无人管理又没有游人。她这次回到家乡后,发现北汝河两岸变成了游园,成了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北汝河的变化得益于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该公园位于襄城县北汝河沿岸,西至襄郏交界处,东至北汝河大陈闸,全长共计27.5公里;于2015年12月31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规划面积896.67公顷,湿地面积534公顷,计划投资14亿元,其中城区段全长7.5公里,计划投资7.09亿元。该公园集休闲娱乐、生态观光、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功能于一体,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是襄城县以项目带动旅游提质升级的缩影。该县依托优势资源,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有力地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襄城县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目标,着力打造‘一花、一叶、一古寺,一山、一水、一千年’特色旅游品牌。”襄城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李俊峰说,未来,襄城县将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突出文化和旅游品牌特色,为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之城作出积极贡献。
新闻连连看
“一花、一叶、一古寺,一山、一水、一千年”
一花,指油菜花。近年来,襄城县连续举办了三届首山油菜花文化旅游节,让油菜花成为襄城县一张叫得响的“名片”。
一叶,指烟叶。襄城拥有“烟叶王国”的美名。2019年“襄城烤烟”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标志审核认证。
一古寺,指乾明寺。该寺有“中州第一禅林”的美誉。襄城八大景之一的“乾明晓钟”指的就是这里。
一山,指首山。经过几年的生态治理,首山由荒山变成了四季见绿、三季有花的生态之山。
一水,指北汝河。依托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北汝河襄城县段成为一道集“城、水、人、文、绿”于一体的特色风景线。
一千年,指千年古县。2019年2月,经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2018年第二次“千年古县”专家认定评审会议鉴定,襄城县被确认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