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名扬
李文福第三本书问世了!
接到他的新书《老兵随笔》,我一喜:文福可真勤快!当我打开散发着墨香的诗集时,又一喜:文福还能写诗,没想到!
《老兵随笔》是一部别有情趣的诗集,是作者与彩友交流彩视作品时的回复诗作。姑且称其“手机诗”吧。
有评论说文福的诗是运用当下的快闪方法,发挥手机的优势而产生的。我甚同意并欣赏“快闪”一词。一个“闪”字道出了他的诗的生产方式和时代特点。有人写诗,有人作诗,有人赋诗,有人吟诗……可文福的诗是“闪”出来的。5个月得诗580余首,粗算平均每天三四首,忙时一小时竟得用诗回复多位彩友,不“快闪”成吗?
每次彩视作品交流都是对文福的一次考验。这些感言纯属即兴之作,他必须做到眼快、手快、脑子快,否则便难以应对。古人欣赏“倚马之才”,我想文福是确有“面屏之才”的。手机字屏有限,故他的诗都很短,以五言、七言为主。
文福不愧为军人出身,除第二部分专写军人、战友、军营和国防外,他的诗多是处于“立正”状态下写出的,传播正能量,给人以庄重的形象,且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亦有“稍息”状态下的诗,接地气,抒情性强。在反映人民群众多姿多彩的生活时,他总不忘军人的视角和情思。如《结伴而行》,没有当过兵,没有军人的机警和敏感是发现不出诗意,写不出诗的。当然他还有“正步走”状态的诗,如讴歌领袖、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等。
“旭日东升晨宁静,湿地无声闻鸟鸣。雏鸭戏水鲤逐波,宠犬欢悦挣脱绳。”(《悠闲散步》)这是一首精美的写景诗,富画面感。短短28字贮存着众多事物——旭日、宁静、湿地、鸟鸣、雏鸭、鲤鱼、爱犬,还有各种神态、动势、色彩和声响等。且莫轻觑最末一句,看似平平常常,但放在此诗中就成了难得的金句。他把生活中的画面移来诗中。这样的句子我不曾在别的诗词中读到过。
“李家同姓结伴行,列队报到而点名。突然洪亮一声‘到’,此君肯定当过兵。”(《结伴而行》)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纪事诗,有头有尾有高潮。初识互道姓氏在前,列队集合点名在后,“洪亮一声‘到’”是高潮。推知“此君当过兵”不只凭一“到”字,主要在“到”字上扬的语调和高亢的声音上。点名大多人都会答“到”,但很少人有兵的英武雄健的精气神。同姓、同行、再加同志、战友,后边的事就留给读者吧!
“人生几多苦?放下才知足。笑口常开乐,老来有艳舞。(《快乐人生》)”这是一首五言说理诗。“放下”“舍得”原为佛教用语。只有“放得下”才能“撒得开”“行得远”;“舍”便是“得”,有“得”必有“舍”。这些话虽源于宗教,却诲人向善向上,积极应对人生。女航天员刘洋曾说:“到了太空,人的情感会被强烈地缩放——亲情、友情、家国情,会被无限地放大;名利、得失、恩怨,会被无限地缩小。”
这些“闪”出的诗,最大的特点是快。快,就不能多思考、多推敲,作品就不能不显得线条较粗。在它们完成“交流”的使命后,结集刊印时,似应下一番功夫再行润饰。该改的字要改,该换的词要换,该变的句式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