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财经界

如何均衡投资中的风险

记者 赵晗旭

众所周知,“投资有风险”。有人却说:“不投资就没有风险。把工资直接转为定期存款,省时、省心,没有亏损的风险,还能获得利息。”表面上看这样做资金很安全,但是真的没有风险吗?

投资有风险,不投资风险更大。钱存在银行里看似很“稳”,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工资在涨,物价在涨,“稳”便意味着贬值。只有通过投资把资金融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保值甚至增值。

既然投资有风险,那么我们先了解一下投资的风险主要有哪些。

市场的系统风险。市场的系统风险主要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如股票与商品的价格会随着基本面、消息面或政策面的变化而波动。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包含债权、债券、信托产品、网络借贷的贷款方无法履行还本付息的承诺的风险。道德风险。部分银行客户经理可能挪用客户或投资人的资金,用后期投资人的钱支付前期投资人的收益,部分收藏家可能用赝品以假乱真等。流动性风险。需要变现资产时,因为投资工具不能提前赎回而造成的损失,因提前赎回而造成的折价损失,都是流动性风险。通胀风险或购买力风险。投资回报率有时可能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越安全的投资标的(例如存款、国库券、公债等),面对的通货膨胀风险越高。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债券价格可能因为利率上升而下跌。利率风险指利率大幅上涨或下跌带来的损失。非经济因素的资产损失风险。房屋可能遭遇火灾或洪灾,黄金或收藏品可能被盗。对于这种有形资产遇到的风险,可以用投保各类财产险的方式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对风险的承受力是不一样的。从年龄上看,年龄越大,能够承受的投资风险越低。从资金使用的时间上看,资金使用的时间越长,承担高风险的能力越强。同一种投资工具的风险可通过拉长投资时间降低。因此,投资时间越长,越应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工具。从投资目标的弹性上看,投资目标的弹性越大,可承担的风险越高。从投资人的主观风险偏好上看,每个人的性格各有不同,让从来不愿意冒任何风险的人去投资波动甚大的国内股票或新兴市场海外基金,对其来说压力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