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访古·分类

禹州十三帮会馆

集天下百草,香中州名城

十三帮会馆戏楼

十三帮会馆议事厅,刘伯承、邓小平等曾在此开会。

十三帮会馆位于禹州城区文卫路,禹州著名古建筑之一。它诞生于清末,兴盛于民国初年,历经战火洗礼,解放战争中曾作为我军指挥机关驻地。十三帮会馆的兴衰,是禹州药行乃至禹州百年来风云变幻的缩影。

十三药帮会钧州

禹州自古为中原重镇,明代称为钧州。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全国药商集结钧州,钧州自此成为全国药材集散地。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晋商于城内南大街专营海南参、血竭、沉香等珍贵药材,称“洋货棚”。1748年,当时密县(今新密市)的洪山庙“药交会”迁于禹州西关,会期一般为每年农历三月,历时一个月。此后,“药交会”规模愈来愈大,“内而全国22省,外越西洋、南洋,东极高丽,北际库伦,皆舟车节转而至”。

清末民初,禹州“药交会”达到鼎盛。药商经营形式由地摊儿、布棚,发展为赁房设院,自立牌号,并将会期改为春、秋、冬3个会期。会期一到,全国各地药商云集禹州,其他行业商人也纷至沓来。当时,内蒙古的甘草,甘肃的大黄、当归,由黄河水运至汜水(今荥阳)下船,再由车马转运至禹州;四川的药材从长江、汉江转运至湖北老河口,再运至禹州;豫西伏牛山区所产药材,则由人力挑担来禹州销售。

也在此时,药商的帮会形成了。最为著名的有药行帮、药棚帮、甘草帮、茯苓帮、党参帮、祁州帮、怀庆帮、老河口帮、汉邦、四川帮、宁波帮、江西帮、陕西帮。各帮派间竞争激烈。

为了协调事务,十三个药帮的商人集资修建了十三帮会馆。

商人议事要敬关公

7月27日下午,禹州市文卫路上绿树成荫。禹州市文物管理处副主任教风麟推开一扇厚重的大门。这是一处古建筑院落,有大小房屋数十间。房屋雕梁画栋,砖瓦厚重古朴,精美的砖雕、木雕鳞次栉比,漫步其间,仿佛是对岁月的触摸。

“这里就是十三帮会馆!”教风麟说,它是群组建筑,包含山门、影壁、戏楼、大殿、二殿、厢房等。所有建筑物上覆盖碧绿琉璃瓦,使整个会馆显得富丽堂皇。十三帮每个帮会都有自己的房舍。

目前,十三帮会馆中保存年代最为久远、最富丽堂皇的建筑是关帝殿。它始建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后几经翻修。关帝殿内,关公的神态安详,关平、周仓分立两旁,整个殿宇的气氛肃穆庄严。

商会会馆内为何要敬关公?“在过去,关羽是忠义、公正的化身!”教风麟介绍,商人敬关公,就是要追求商业上的公平与公正。

议事厅里谋划解放郑州

1921年后,由于军阀混战,禹州药材市场逐渐凋敝。十三帮会馆一度成为军阀部队的驻地。甚至在1932年,这里还被作为刑场使用。1936年至1947年,这里是私立东山中学。

关帝殿东侧,有一间规模略小的殿宇。“这里最初是各个药帮首脑开会、碰面的议事厅!”教风麟说,1948年冬,中原野战军司令部由宝丰县迁至禹县。刘伯承、邓小平等就在议事厅办公,并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拟定了解放郑州战役计划。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陈毅副司令员、李达参谋长等先后进行了战前部署动员。陈赓、杨勇、陈再道、陈锡联、王近山、秦基伟等纵队首长参加了会议。

2006年6月,中原野战军司令部禹县会议旧址暨十三帮会馆,被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记者 吕正子 通讯员 李晓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