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当好创文排头兵 提升群众满意度

——访建安区委书记邵七一

编者按:今年是我市努力实现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目标的决胜之年。为进一步增强全市上下的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主体意识,即日起,本报陆续推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把手谈创文”系列报道,通过对各主创单位一把手进行专访,展示各地各部门工作成效及过硬举措,推动全市创文工作再上新台阶。

□ 记者 牛志勇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形象魅力、发展活力、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建安区作为许昌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首次以建成区身份全域参与创建,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7月29日,建安区委书记邵七一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安区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举全区之力,下足绣花功夫,全力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努力当好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块‘金字招牌’,也是一场全局性的硬仗。我们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凝聚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据邵七一介绍,建安区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沿的工作架构,在优化区本级创文指挥部力量的同时,区直各主创部门、乡(镇、办)、行政村(社区)分别成立了文明城市创建机构,明确“一把手”负总责、乡(镇、办)副书记具体分管、区直各责任单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创建责任。同时,全区探索实施了专班推进、现场办公等工作机制,确保创文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也是一个补齐短板、全面提升的过程。邵七一说,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建安区全面梳理排查,紧盯基础设施、城乡环境治理等短板弱项,大力开展“十大提升”行动,确保全面对标达标。建安区财政专门拿出1亿元用于市容环境、交通设施等涉及硬件建设的创文项目,优先保障资金投入。同时,对在创文中成效明显的乡(镇、办)及主创部门,该区计划拿出216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

邵七一表示,建安区不断强化工作统筹,围绕推进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坚持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常态创建,切实把创文工作融入推进全区域、全方位转型升级的各个方面,不仅为建安区的全域文明聚合起强大的正能量,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只为做靓“面子”,更是做实“让城市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这个“里子”。邵七一介绍,建安区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宗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评选活动,激发“细胞”创建活力;坚持突出群众主体地位,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彰显社会文明风尚;在做好区属主流媒体和公益广告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志愿者、社会组织等群体的作用,开展社区共驻共建和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志愿者进社区、进基层宣传创文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标准要求,不断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创建氛围。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建安区委、区政府将树牢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的理念,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过硬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奋战,统筹推进城乡共建,坚决打赢这场创文决胜仗。”邵七一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