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好大一棵树·分类

百年古槐,守望小村

建安区桂村乡湾王村的古槐树

好大一棵树

第93期

树种:国槐

树龄:155年

地址:建安区桂村乡湾王村

□ 记者 吕正子 文/图

许昌地处黄淮海平原西部,位于西部山地向东部平原的过渡地带,东西地势落差较大。地处市域中心的建安区,地形变化尤其明显,东边是平原,西边是丘陵土岗。岗地中生长着许多古树,它们见证了这片土地的风云变幻。

树龄155年,树高10米

7月27日上午,建安区桂村乡南部的土岗沐浴在盛夏的阳光里。高低起伏的岗坡被开凿成一级一级的梯田。湾王村处于一座土岗的顶部。这里是桂村乡的东南角,南边是灵井镇,东边不远就是河街乡。

湾王村是个小村子,村中央有个不大的广场。在广场的东北角,一棵大树参天而立。它的主干笔直,在约5米高处开始分为5根枝杈,每个枝杈的直径都有碗口粗细。树干上有一个断茬儿。大树下有一根断枝,顶端挂着叶子。

“大树以前有6根枝杈,那根断枝是一个多月前大风刮断的!”张国彬大爷今年70岁。据他介绍,这是一棵古槐树,他小时候常在树下玩耍。那时,它就有这般高大。

林业部门编制的许昌市古树名木一览表对它有详细的记载:树龄155年,树高10米,胸围240厘米,冠幅13米。

死而复生的大槐树

张国彬回忆,以前,古槐树的西侧还有一棵古树,比这棵古槐树略低。张国彬小时候常爬到那棵树上玩耍。它们生长在一户人家的门口。1958年,西侧那棵古树死掉,只剩下这棵古槐树。

这棵古槐树的生长经历了一波三折。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的树洞里曾有黑马蜂筑巢。20世纪80年代,它一度枯死。就在人们以为它彻底死亡的时候,古槐树在2009年以后奇迹般地复活了。

“古槐树是俺村的一员!”张国彬说,它就和村民的家人一样,全村的老少爷们儿都很爱护它。因此,即使是它的断枝,也没有人拿走。除古槐树外,湾王村还有好几棵大树,虽然没有古槐树的树龄长,但是生长了几十年。譬如村西田地里的一棵槐树,树龄有80年,树干有十几米,比这棵古槐树还高。村中广场南侧也有一棵大树,因为太高,还招来了雷火。

名中有“湾”,用水却难

湾王村建在一座土岗上。关于它的由来,1990年出版的《许昌县地名志》是这样记载的:“(湾王村)西北距离桂村3.4公里。王姓人在岗上一条东西流向的水沟转弯处建村,曾名湾王岗,后省称今名。”

“俺村名字中带个‘湾’字,可在以前,吃水很不容易!”张国彬年轻时曾担任村里的会计。他回忆道,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人的生活用水都是从邻村甚至更远的地方挑过来的。

除了湾王村外,附近的村子吃水、浇地都不容易。为了引水,20世纪60年代,桂村乡挖了一条水渠,从湾王村东南方的一条沟渠引水,经湾王村斜插向西北,直达水道杨村。然而,因设计不合理,这条水渠自建成后就没有引来水。至今,湾王村后还有一段水渠的遗迹。

直到改革开放后,许昌县组织专业人员为这里的每个村子都打了深井,才彻底解决居民的用水问题。如今,和附近的村庄一样,湾王村的居民都用上了自来水。

从挑水到挖水渠,从打深井到用上自来水,这一系列变化正是湾王村乃至许昌农村生活变化的缩影。湾王老槐树将继续守护在这片山岗上,见证、记录这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