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亮点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全市37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累计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54.1%
核心提示
“稳预期”既是“六稳”的落脚点,也是其他“五稳”的前提条件。社会经济运行中,市场行为主体预期稳,经济运行就会稳;若市场行为主体的预期没有改善,经济运行趋稳就有难度。在不确定性增强的经济环境中,怎么稳预期,怎么给企业等市场主体吃颗“定心丸”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面对今年严峻的形势,我市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发力,持续加强政策引导调控,提振市场信心,增强市场韧性,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如今,经过全市上下积极努力,我市各类经济指标持续向好,正面效应正在显现。
政策发布 引导调控,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稳预期既是经济平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基础。稳预期,要靠坚定的信心。信心来自对经济走势的理性判断和适时应变的精准施策。
年初发生的疫情对全市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面对严峻形势,我市相关部门围绕提振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持续加强政策引导调控,促进经济稳中向好。
1.持续落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惠企稳企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2.推进“放管服”改革,巩固提升“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推动投资审批、工程建设管理等业务办理全程电子化;加强“i许昌”平台建设推广,让更多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加强一体化“互联网+监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消除监管盲点。
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结果运用,以考核促工作。
4.加快建设重点培育的步行(商业)街,大力支持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全面激活消费活力。
典型做法 多方发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企业是市场主体,企业的信心格外珍贵。因此,今年2月初,我市就研究出台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推动复工复产、支持企业发展、加强用工保障、稳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我市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融合作用,及时组织经济形势宣传,持续做好政策解读,积极稳妥引导舆论,营造“抓项目、促投资”的良好氛围,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我们推行审批服务‘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实现‘全程不见面、服务不打烊’。”市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科科长胡瑜玲说,为方便群众和企业办理业务,他们建立帮办员队伍,向社会公布176名帮办员的联系方式和监督投诉电话,为企业群众办理业务全程提供指导。
此外,他们针对企业群众办事难点、堵点,推行“微信材料预审”“容缺后补”“审批顺延”等特色服务,并开辟审批“绿色通道”,为疫情防控企业办理相关证照手续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上半年,许昌市办理各类市场主体设立登记业务2.09万余件,电子化比率达到96.37%,高于去年同期。”
“我们抓住国家安排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机遇,加大对重点领域企业、补短板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截至目前已争取2020年政府专项债券项目69个,发行额度109.1亿元,债券资金总额居全省第2位。”市发改委投资科四级主任科员王博说,这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战胜暂时困难的信心。
企业故事 持续增长,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7月30日,在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继迅达)1万多平方米的直梯总装车间内,机器人不停地运送着物料,工人正在生产线旁有序忙碌。
“我们公司二季度有效订单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45%,发货台量同比增长9.55%。5月、6月、7月的发货台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3.11%、20.95%和39%,连续三个月刷新单月发货历史纪录。”西继迅达总经理刘刚说。
疫情的发生对全市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给西继迅达也带来了一些影响。
“然而,在政府帮助和公司员工努力之下,从4月开始,我们的订单量和发货量开始飙升,不仅把疫情期间的损失追了回来,而且有所增长。”刘刚说。
目前,西继迅达的电梯产品已经遍布国内所有省(区、市),出口东南亚、中东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41亿元。西继迅达同瑞士迅达合资后,8年时间电梯产量翻了两番。
“太原地铁2号线94台,贵阳地铁2号线195台,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126台……目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10月底。”刘刚说,“政府减税降费等政策不但给企业减轻了资金压力,而且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和信心。”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社保费阶段性减免等政策,为企业减负逾9亿元;为全市2229个市场主体减免租金3070万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57亿元。
部门说法 稳中求进,巩固回稳向好态势
今年5月召开的全市“两会”,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突破二季度,大干三季度,决战四季度,奋力在上半年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由负转正、下半年经济稳定增长,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的发展目标。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上半年,许昌市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令人鼓舞的成绩单: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5%;全市37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累计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54.1%……这一个个来之不易的数据,彰显了许昌市场的强劲韧性,为完成全年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定了市场发展的信心。
“总体上看,我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内在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主要经济指标总体逐步恢复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强劲复苏态势。”市发改委副主任于志华说,“下一步,我们要细化、创新、落实各项任务、举措,持续完善、适时出台惠企政策;加大刺激消费政策力度,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扎实推进粮油、蔬菜、猪肉等重要民生产品供给,稳住预期,提振信心,稳中求进,不断巩固拓展经济回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