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翊飒) 昨天一早,雾气就笼罩莲城,这与我市近期的湿热天气不无关系。今天,我市依然有小雨光顾,高温也将持续,白天市区最高气温可达33℃。
科学使用空调,正确防暑降温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雨水也很多,这种天气容易导致人体上火、长湿疹等,防暑、防晒自然成了我们的重中之重。说到防暑,空调是夏天使用率最高的电器。但是,空调吹来的不只是凉风,还有各式各样的“空调病”。那么,如何正确使用空调,拥有“清凉一夏”呢?
“空调病”的症状众多,也因人而异,虽然不是一个具体疾病,但其表现与多种疾病症状相似,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关节肌肉和神经系统最易受其影响。首先是上呼吸道问题,主要表现为喉咙不适、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其次,还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最后,更为严重的,还可引起口眼歪斜等面部神经问题。
此外,年纪大的人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内,肌肉关节受凉,会引起关节疼痛等症状。有些女性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
1.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空调房间的密闭性强、空气流动性差,长时间不开窗,阳光不足,非常容易滋生致病微生物。因此,要定时关闭空调,开窗通风换气。
2.做好空调的清洁工作。空调的风道、风口、滤网会积累尘土和病菌,易引发人体感染。因此要做好空调的清洁和保养工作,防止微生物滋生。
3.合理设置空调的温度与湿度。室内外温差较大,会造成人体的生物节律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因此,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5℃为宜,室内温度不低于26℃,相对湿度保持在40%到60%。
4.利用植物防暑。室内绿植不仅能有效地遮光避阳,而且经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氧气具有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同时,绿色植物也能平复过激的情绪。
吃热汤面有利于祛暑湿
闷热、潮湿是夏季的特点,吃点儿清凉爽口的凉面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解暑的作用。但是,现代人生活中对空调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不管是办公场所、家里还是饭店,常常是冷气扑面,因此身体很少出汗,这时,吃凉面就不如吃热汤面对健康更有利。此外,从保护肠胃的角度考虑,老年人、产妇、脾胃虚寒者也应少吃或不吃凉面。吃点儿热汤面,让身体适度出汗,可以带走体内的暑湿之邪。热汤面可以防治暑湿所导致的疾病。
夏天,人的脸部和躯干难免多汗,及时擦汗可促使皮肤透气。但必须用热毛巾,才能适应人体降温节律,湿热体质者尤其适用。如果出汗时用凉毛巾擦身,皮肤遇冷将收缩,那么体内的湿热之邪就更加难以排出了。
夏天洗冷水澡会使皮肤收缩,洗后反觉更热,而热水洗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夏天该出汗时出汗,才是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的。
脚有第二心脏之称,人的脚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区和五脏六腑的反射点。古人云:“睡前洗脚,胜似补药。”夏季也不例外。夏日泡脚其实好处很多,特别是能够祛除暑湿,对很多疾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对于湿热体质来说,夏季泡脚不仅可以祛暑湿,还可以去除自身的湿热,所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