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辉) “力争通过三年努力,5G基础设施实现主城区与乡镇以上区域全覆盖……5G关联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5G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8月11日,《许昌市加快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对我市未来三年5G产业发展进行规划。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未来,随着年轻人占比下降,参与社会劳动的人会越来越少,以5G技术为基础的智能服务将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8月11日,在许昌市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促进会上,中国移动设计院河南分院院长赵占军说,未来20年,5G带给社会的变化将超出大家的想象。
今年3月,中央启动万亿元规模的“新基建”,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成为发展热点。其实,早在3年前,我市就与北京邮电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北邮许昌基地,围绕“5G泛在小镇”发展战略,聚焦“5G垂直应用产业”,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北邮—许昌”模式。目前,我市开通5G基站800座,完成年度建设目标的53.3%。为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进“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我市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首先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0年年底,5G基站数量达到1500个,5G网络实现县城以上区域全覆盖和垂直行业应用场景按需覆盖,5G用户突破25万户;到2021年年底,5G基站数量达到4200个,优化县城以上区域5G网络覆盖,实现乡镇、农村热点区域覆盖,5G用户突破55万户;到2022年年底,5G基站数量达到6500个,实现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基本满足垂直行业应用场景需求,5G用户突破110万户。”
围绕该目标,《三年行动计划》从加快5G网络建设、打造5G研发创新基地、建设5G生产制造基地、深入拓展5G应用场景、强化5G安全保障5个方面,对发展5G产业重点任务进行了说明和解析,提出在统筹5G基站规划布局、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落实5G建设配套需求的基础上,加速布局5G产业细分市场,做大做强基础材料、通信模组、芯片设计、智能终端等与5G关联的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吸引更多5G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驻许昌,大力发展5G生产制造基地,从而推进“5G+智能制造”“5G+现代农业”“5G+现代服务业”“5G+智慧城市”等。
《三年行动计划》指出,我市将成立加快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政策支持,培育人才队伍,加强交流合作,保障5G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