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新闻深三度

鄢陵灯光师 叫响影视圈

鄢陵灯光师郭壮飞(中)在片场工作。资料图片

鄢陵第一位灯光师邢建伟 资料图片由记者孙学涛提供

从张艺谋的《英雄》《金陵十三钗》到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从“美遍四海八荒”的《三生三世》到热播大江南北的《甄嬛传》,出现在这些影视剧片尾的灯光师,都来自鄢陵县。

鄢陵县城区南约20公里的张桥镇张北村,被称为“灯光界的黄埔军校”。在影视行业,这个中原地区再普通不过的村庄,源源不断地对外输送着“光”。以张北为中心,鄢陵向中国影视圈输出了2/3以上的灯光师。

记者 王利辉

灯光师的记忆

熟练地安排助理把三四米高的灯立在摄影棚一角,刺眼的白色光线透过高大的黑色幕布柔软地落在另一头的美丽新世界。几个人举起白色的泡沫板和黑色的遮光布,用光线把那个世界团团围住。

在片场,灯光师邢建伟的语言在普通话和鄢陵话之间来回转换。灯光组的所有人都是他的同乡,都来自鄢陵县张桥镇张北村。

邢建伟是张北村走出去的第一位灯光师。

1991年,感觉升学无望的17岁少年邢建伟辍学,跟老乡到北京闯荡。“那时候,攒着一股劲儿,想着赚钱养家,不再受穷。”他说。

初到北京,邢建伟在北影厂附近的一家饭店打杂,月薪200多元。两个多月后,听说当群众演员一天可以赚25元钱,邢建伟就跑到北影厂当群众演员。他参演的第一部戏是《戏说慈禧》。演完戏,别的群众演员早早离场,他却留下来帮忙收拾道具。一来二去,管道具的人看他“怪勤快、怪老实”,就让他一起搬道具、布景。与当群众演员相比,搬道具、布景花费的时间长,几乎天天上班,收入更稳定。“一天30元,管吃管住。”邢建伟说。

不久,北影厂的灯光师张来福需要一个助理,看邢建伟踏实、肯吃苦便选了他。“北影厂的老师傅此前只带北影厂的人。”邢建伟认为,改革开放给大家带来了机会。

20世纪90年代,很多民营资本进入影视行业。拍片数量增多,影视工作人员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同时,许多港台团队进入内地市场。他们制作影视剧的理念和技术手段,都在冲击着传统观念。邢建伟一方面跟着张来福学,另一方面跟着港台团队学。

1996年,邢建伟第一次单干,在《北平和谈》剧组做灯光师。“那时,我的月薪是八九千元,助理也能拿两三千元。”他说。

1992年,邢建伟开始从老家带亲戚朋友进入这一行。他带出去的亲戚朋友走在村里,穿着时髦的衣服,拿着时尚的玩意儿,讲着明星趣闻,让人艳羡。

“灯光村”的辉煌

这些年,邢建伟带出去的亲戚朋友,也不断地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带出去。据他估算,现在,鄢陵从事打灯行业的约有万人。2017年6月,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上说:“很多导演说,灯光师都是河南农村的,一村一村的,控制着中国影视灯光行业。”除了张北村外,张中村、张南村和附近乡镇甚至许昌、郑州,不断有人加入这支队伍。

“我们村有600多户3000多口人,几乎家家户户有人当灯光师,被称为‘灯光村’。”张北村党支部书记曹群岭说,青壮年劳动力都出去了,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村庄重新恢复了活力。今年春节期间,不少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回来了。与普通的聚会不太一样,在农家小院子里,一群家乡人聊的话题都与影视界有关,其中不乏人们耳熟能详的影视剧。

曹群岭说,这几年,为了让老人和孩子住得更舒服,灯光师纷纷把老家的房子翻新,盖起了小楼。每到过年,张北村就挤满了轿车,90%以上的村民还在鄢陵县城买了房。

邢建伟已在县城买了房。常年在外工作,房子对他来说暂时用处不大,更像是一种保值品。

曹群岭介绍,为了推进乡村振兴,他们多次与灯光师群体沟通交流,希望利用他们人脉广、见识多的优势,引资金、引项目,带动更多的家乡人走上致富路。前不久,一位多年在外的灯光师带着客商回村,希望在家乡建设灯光道具基地,受到了热烈欢迎。

灯光界的未来

作为一名“90后”灯光师,郭壮飞在入行后慢慢发现,片场的气氛、情节的推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灯光艺术。看到年过六旬的国外灯光师跪在地上调光,郭壮飞感慨道:“这种态度肯定不只是为了挣这份钱。”

他是灯光师里较早开始学英语的。他参与拍摄陈凯歌导演的《道士下山》时,头一次跟外国人合作,光是准备几句打招呼的话,就紧张地练了好久。有一天,他看到翻译整理了一份中英文对照的灯光器材单,就用手机拍了下来。每次休息时,旁边的人在打游戏,他就一遍遍地背那七八页纸。有的发音不确定,他就在片场等着听国外灯光师的发音,然后暗暗模仿。

拍摄持续了9个月。最后几个月,郭壮飞跟外国同行交流几乎不需要翻译。

后来,有的国外灯光师来中国拍戏会直接联系他,其中不乏参与拍摄《魔戒》《金刚》《霍比特人》等的世界顶级灯光师。前几年,他凭借语言优势获得参与拍摄张艺谋导演的《长城》的机会。这时,他的月薪已经达到9万元。

另一位鄢陵籍灯光师曹东初的爱好是看美国大片。“很多导演直接把大片里的一个镜头发给你,要求达到大片的效果。”曹东初说,“把这个效果做出来,而且要通过创新做得更好,这才是咱鄢陵灯光师的本事!”

2019年春节前,曹东初等人与深圳卫视合作完成了2019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高空楼宇歌舞灯光秀《我的梦》的录制。

“当时,亚洲最好的威亚团队把主唱张靓颖和6名伴舞吊到80米的高空。”他说,他和团队成员控制周围30栋楼的灯光,通过iPad调试出各种效果。

作为张北村走出的第一个灯光师,邢建伟一直在学习。“我初中辍学,没啥文化。做灯光师是技术活儿,需要不断掌握新技术,提高技术水平。”邢建伟说,“经过一代人的积累,下一代鄢陵灯光师应该有更大的作为。最重要的是,大家应该有这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