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吕正子 文/图
好大一棵树
第95期
树种:皂荚树
树龄:500年
地址:襄城县丁营乡楼李村
皂荚树是中原地区常见的一种树木。在没有化学洗涤用品的年代,人们洗脸、洗头、洗衣服都离不开皂荚树。在许昌,皂荚树分布广泛,其中不乏生长了几百年的古树。襄城县丁营乡楼李村就有这样一棵老皂荚树。它与小村相伴,用几百年时间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变幻。
500岁皂荚树下一片阴凉
8月14日下午,天气闷热。襄城县丁营乡楼李村,一棵高大的皂荚树伫立在街道中央。它的高度赶上了旁边的两层楼房。其树冠宽大,几乎遮盖住街道两侧。繁茂的枝叶间挂着一个个成熟的皂荚。树干粗壮,两个成年人都合抱不住。树根深深地扎入泥土中,裸露出地面的根须遒劲有力。地面上围绕其修建有圆形花坛。
72岁的李庆全老人坐在花坛上,享受着皂荚树下的一片阴凉。“我自幼生活在楼李村,我小时候它就这么高大了!”李庆全说,以前村中的街道窄,且都是土路。对于皂荚树的真实年龄,村民们也说不清。“以前,林业部门来普查过,还给皂荚树挂上了牌子。但不知怎么搞的,牌子上的古树名称写成了槐树!”李庆全的说法在相关材料中得到了印证,皂荚树的确被记录成了槐树。树上的铭牌显示,它的树龄有500年,树高10米,胸围275厘米,冠幅10米。
先有树还是先有村?
在楼李人心中,老皂荚树是有“灵性”的。据说,如果某年皂荚树哪个方向的叶子长得稠密,哪个方向就会有灾祸发生。也正因此,老皂荚树深受村民爱护。时至今日,皂荚树上仍挂有祈福用的红绸子。
老皂荚树以前有6根大枝杈,现有5根。“30年前,村中还是土路,非常狭窄!”李庆全回忆道,有一辆牛拉的大车从树下经过时撞断了朝向西南方向的一根枝杈,不过没有砸到人。
老皂荚树是楼李村的象征。关于先有树还是先有村,没有人说得清。《襄城县地名志》这样记载楼李村的来历:“楼李村,在襄城县城东南18.5公里处,西北距丁营乡政府3公里,位于柏宁岗北侧。明朝时,李姓人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内有高楼,故名。”楼李村地势南高北低,村落呈东西向分布。旧时,楼李村建有寨壕。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有古会,村民于当日交易物资。
“时至今日,李姓仍是俺村的大姓!”李庆全说,如今李姓人家占到全村人口的一半以上。此外,王姓也是该村的一大姓氏。
古树西南,大河汇流
楼李村西南不远处便是赫赫有名的柏宁岗,岗上建有襄城名胜五岳庙。翻过柏宁岗,向西南前行两三公里便到了沙河岸边。在这里,北汝河与沙河汇流。
自古以来,北汝河便是襄城县对外交流的主要交通渠道。清朝至民国,襄城的石器、烟叶,禹州的煤炭、瓷器、药材等多通过该河运往东南诸省份。安徽、江苏、上海的粮食、食盐、布匹及日用百货亦由此运往襄城。
如今,为了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恢复北汝河的水运功能,相关部门在丁营乡北汝河沿岸新建了一座码头。目前,占地120亩的货场已平整完毕,2个500吨级泊位(1个煤炭泊位和1个矿建泊位)正在建设中,设计的吞吐量是152万吨/年。
未来,千帆竞发的场景将会重现襄城。老皂荚树和楼李村也将见证这片土地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