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关注

2019年度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评结果出炉

许昌缘何成为高质量发展考评先进市

工人在河南万里路桥集团许昌德通振动搅拌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 记者 牛书培 摄

核心提示

许昌,又摘得一枚极具含金量的“奖牌”!

2019年度河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评结果日前出炉,仅有4个省辖市及1个产城融合示范区获评“先进”,许昌榜上有名。

“智造之都”启航,“宜居之城”入画。这是许昌继城市宜居度居全省首位之后,又一次展示发展实力与城市魅力。

既无政策优势,又无丰富自然资源禀赋的许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秘诀”是什么?高质量发展又为许昌带来哪些改变?

□ 记者 王利辉 张铮

以创新实现换道超车 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8月17日,在魏都产业集聚区河南万里交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4项5G自动驾驶场景测试正在进行: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开启自动清扫模式,顺利进行障碍物识别、行人和非机动车避让……

“伴随着5G时代来临,谁能引领5G,谁就能抢占未来的制高点。”河南万里交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培说,信息通信系统升级是智能制造中很重要的一环,5G技术在满足智能制造多样化需求方面有绝对的优势。“5G应用示范基地”将有助于河南万里交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智能制造与5G技术融合发展进行探索,有助于产品和技术创新。

许昌市芙蓉湖自动驾驶示范区拥有全省首个具备完善开放道路测试环境的5G网联自动驾驶测试场,包括3公里长的开放式测试道路,全线覆盖5G信号,已建成路测感知系统、高精度定位系统等。

如今,许昌市围绕5G产业、新能源及网联汽车产业等九大重点新兴产业,加快打造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2019年11月2日,省政府正式确定许昌为鲲鹏项目生产基地。这既是省政府对许昌的信任,也是对许昌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厚望。

根据规划,2020年,该基地实现生产75万台PC机、36万台服务器的能力,将为河南集聚一批核心元器件、专用设备配套企业,并带动大量软件企业落户河南,助力产业自主化,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鲲鹏产业集群。

不管是5G产业,还是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鲲鹏产业集群,都可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我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只有以创新为动力,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实现换道超车。

以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德合作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一个区域来讲,视野往往决定发展格局。

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挂牌开检,许昌海关开关,许昌被纳入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德(许昌)中小企业合作区获工信部批复设立……许昌虽然地处中原内陆,但依托这些对外开放平台,不断扩大“朋友圈”,深化对德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国际大市场。

以开放的视野招商引资,带来产业精彩蝶变。作为全省制造业强市,我市形成了电力装备、再生金属及制品、汽车及零部件、超硬材料及制品、电梯、食品及冷链、发制品等特色优势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

我市产业特色鲜明,民营经济处于全省领跑位次。这给对德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市以建设制造业强市为目标,致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并借助“德国工业4.0”成果进一步推动许昌转型发展。目前,许昌对德合作精彩连连,43个项目已落地,其中不少是“高精尖”项目。

位于长葛市的建科百合装配式建筑智能生产基地项目,采用德国普茨迈斯特自动化生产线,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自动化操作,智能化程度高,市场空间巨大。据介绍,该项目占地130亩,计划总投资11.8亿元,一期于今年6月投产。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6亿元、利税5.6亿元。

在中德(许昌)产业园,由德国百菲萨集团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的电炉炼钢除尘灰项目进展顺利。这是目前落户许昌投资额最大的德国独资项目,建成后可年回收处理11万吨电炉炼钢除尘灰,年产4万吨氧化锌,年销售收入约8亿元。在魏都区静脉产业园,德国欧绿保集团投资2亿元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强力推进,将助力许昌建设“无废城市”。

从初级产品到智能装备,“许昌制造”已悄然转型;从加工产品到平台服务,“许昌创造”正致力融合发展。壮实力、增活力、展魅力,“许昌现象”在不断蝶变中增添崭新的内涵。

其实,许昌的实践告诉我们,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必须用好开放这关键的一招儿,在更大范围内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以全方位、高水平的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延链补链打造新优势

以链长制为抓手,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我市制造业快速发展,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0%左右。尤其是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市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工业运行稳中有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月的-9.9%,恢复到5月的7.6%,增速居全省第1位。

2019年,全市智能化改造项目达80个,完成投资74.5亿元。在全省智能制造观摩点评活动中,我市获得小组第一名。

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59个,完成年度投资21.6亿元,4个产品获批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数量居全省第1位。

纳入全省技术改造项目库的项目达403个,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31亿元,居全省第一方阵。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我市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

不久前,我市召开了全市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市委书记胡五岳明确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最大家底,是赢得未来竞争的基本盘。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也在制造业。”

我市随即出台了《许昌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绘出了“路线图”。许昌市将持续深入开展“暖企”行动,到2022年,超百亿元企业超过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2000家,培育行业“隐形冠军”40家左右;制造业总量规模、产业结构、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初步形成以智能制造为引领、高端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同时,我市通过实行链长制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引导政府管理思路从零散点状向系统链状转变。党员干部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与本领,实现制造业“从链到圈”进阶。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高质量发展的一江春水中奋楫争先的许昌,必将书写更加完美的答卷,驶向更加广阔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