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汉杰
处暑已过,早晚的天气已有一丝凉爽,是运动的好时节。自从运动手环普及之后,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步数。其中不乏一些老人,为了在朋友圈占据最高位置,每天动辄走上万步。在许昌仁和骨伤医院门诊室主任谷丰登看来,走路超过身体的承受量,损伤最大的是膝关节。
每天万步走,练坏膝关节
今年65岁的赵阿姨家住市区工农路,两个月前迷上了走路。在微信上,她的好朋友每天都把自己的健步数据上传,并在朋友圈展示。赵阿姨不甘落后,戴着计步器,跟随小区里的老姐妹们绕着小区快走。为了争第一,她每天都坚持步行一万步以上。
半个月时间不到,赵阿姨就感到膝盖酸痛。可她不顾家人的劝阻,依然每天坚持走路。她当时想着痛是因为锻炼不够,等运动量上去了,这些不适自然就减轻了。
让赵阿姨没想到的是,最近这段时间,赵阿姨的膝盖不仅不见好转,而且有所恶化。家人送她去医院检查,发现赵阿姨膝盖软骨受到严重磨损,如果再晚一点儿来检查,就要置换人工关节了。
每天走6000步左右最合适
那么,一个人每天走多少步合适?据了解,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曾给出一个促进健康、提高体质的推荐量范围:5400步/天至7900步/天。身体虚弱的人,每天步行5400步就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身体状况较好的人每天步行7900步就可以了。
“每天保证走6000步左右基本就可以了。”谷丰登表示,走路量过少,达不到健身的目的;走路量过多,易对身体产生伤害。如果是慢走,每天最多不要超过一万步;如果是集中时间快步走,那么最多6000步。不过,走路的强度需要因人而异,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锻炼。此外,走路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以45分钟最佳,老人走路时间应减半。
同时,走路至少要中等强度及以上才是有效的运动。年轻人每分钟步数需130—135步左右,中年人每分钟在120步左右,60岁以上的老人每分钟在100步左右,要连续走上30分钟。也就是说,在每日行走的步数中,至少要有3000步是连续的,并且达到中等强度及以上。
掌握正确行走姿势很关键
要想让走路达到养生的目的,掌握正确的行走姿势十分重要。谷丰登说,走路时要双目平视,躯干自然伸直,身体重心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与肘关节成90度夹角。
同时,走路时尽量用腹式呼吸,与地面接触的一只脚要有“抓地”的动作(脚趾内收),这样能帮助缓冲足弓压力,促进腿脚微循环。
谷丰登表示,运动前后都要进行热身运动,以有效唤醒肌肉,防止身体受伤。特别是老年人在运动时,更要注意身体的反应,出现不适时应停止运动。
此外,为了减少走路对关节的损伤,在此也提醒大家几点。首先,走路时配个健步手杖,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可以减轻20%左右;其次,走路最好选择在塑胶场地等平坦的地方进行;最后,走路时最好选择材质较轻、透气,并且有避震、防滑功能的运动鞋。此外,健步走前,要做好热身活动,以防引起关节损伤,肌肉、韧带拉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