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资讯

出伏后多食清淡食物防秋燥

出伏后气候干燥,人体很容易被秋燥影响。同时,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也就是民间常说的秋乏。

出伏后,公众养生保健的重点在于合理饮食,调整睡眠。这样既能防秋燥,又能解秋乏。

出伏后,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加大,气候趋于干燥。在这样的天气里,人的皮肤很容易变得紧绷,甚至起皮脱屑,还会出现嘴唇干燥、嗓子发干等现象,民间称之为秋燥。

对付秋燥,要多喝粥、多喝水,尤其是多喝蜂蜜水。

此外,要多食清心润燥的食物,比如银耳、百合、梨、葡萄、香蕉、红薯、菠菜、番茄、芹菜等。同时,要睡好子午觉。

盛夏时节,人们大量出汗使体内水盐代谢失调,从而导致胃肠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负担增加。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适的环境,人体对能量的消耗会增加。

到了秋季,人体出汗减少,体热产生和散发、水盐代谢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机体出现疲惫感,出现秋乏。人往往变得懒洋洋的,无精打采,哈欠连天。

为有效驱除秋乏,要保证充足睡眠,尽量早睡早起,中午最好适度午睡。保持饮食清淡,可多吃碱性食物,以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如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梨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人体消除疲劳。此外,多到户外走走,勤晒太阳,适当做些有氧运动,如散步、做操、爬山、慢跑等。

(晨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