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黄增瑞 文/图
如果说主次干道是城市的“大动脉”,那么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纵横交错的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毛细血管”。这些地方的房屋、道路大多建于2000年左右,尤其是小胡同,路面高低不平,地下管网损毁严重,雨水、污水难以排出,使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
今年以来,魏都区把背街小巷改造提升作为“四改一增”的重要内容,让住在小胡同里的居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小胡同大变样
居民幸福感大大提升
“我们这里的道路已经修好,路灯已经装上,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8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新兴路与毓秀路交会处东侧的魏都区文峰街道办事处塔湾社区,该社区居委会主任王建军指着一条南北方向的小胡同说。
王建军说,他们社区一组和二组有5000多人,居民都在小胡同里居住,还有不少外来的租房户。
“原来我们这里是市郊,道路坑洼不平,下大雨时雨水排不出去,居民出行困难。”王建军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条4米多宽的小胡同紧临新兴路,居民或在自己的庭院经营饭店,或把庭院租给他人干餐饮。大浪居酒屋门口挂着一串串红灯笼,摆着高高的盆栽植物,古香古色。
一位开火锅店的老板对记者说,原来这里路不好,环境也差,很多市民不知道他们的饭店。经过前段时间的整治,他们饭店的客流量逐渐增加。
背街小巷连接城市的“这头”与“那头”,维系着老百姓的日常出行和民生幸福。“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彻底解决了居住环境问题,我们感谢政府为群众办了一件好事。”一位叫李建科的居民高兴地对记者说。
一条主路和13条小巷
不到两个月全部完工
塔湾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陈广华说,去年年底,市委主要领导在调研南湖游园改造提升工作时,发现南湖游园以北片儿区的道路和环境亟待整治,便召开协调工作会,着手对位于毓秀路以东、新兴路以南、南湖游园以北的城中村进行背街小巷改造提升。
“受疫情影响,塔湾社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从6月初开始,8月底全部竣工,目前正等待验收。”许昌兴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张卓岐对记者说,塔湾社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包括长400多米的南湖北路和13条通往新兴路的小巷。
魏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说,塔湾社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关键在地下。这里雨水管网损毁,雨水排不出去,污水和雨水汇集在一起,严重影响居民出行。
为此,施工方在道路中间铺设了直径600毫米和400毫米的双排管道,将雨水与污水分开,填埋后再铺设混凝土路面。
“虽然修的是小胡同,但我们不做‘面子工程’。”这位工作人员说。
“塔湾社区二组的群众还给我们送了一面锦旗,表达对工程质量的肯定。”张卓岐说,目前,塔湾社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已全部完工。
魏都区目前完成了
44条背街小巷的改造提升
8月30日,记者来到位于市毓秀路小学对面的平安巷,看到这里路面平整、墙面干净。
“这条巷子变化太大了,增加了停车位,两侧墙体上设置了公益广告,还安装了路灯,大家晚上出行非常方便。”居民薛晓英对平安巷的变化赞不绝口。
“对于群众来说,每天走的最多的道路就是家门口的背街小巷。背街小巷路灯亮不亮、路面平不平、管网堵不堵,居民感受最强烈。巷子虽小,却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文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广勇说,“四改一增”作为民生工程、惠民工程,旨在通过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改善城市整体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宜居度。
高广勇说,平安巷有6个老小区。2019年7月,文峰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和塔湾社区干部多次到平安巷调研,把平安巷纳入“四改一增”范围,并在8月底制定了工程进度表。截至2020年1月,文峰街道办事处共维修了长400米、宽6米的路面,疏通了下水管道,打通了断头路,使这里的整体环境焕然一新。
如今,沿着平安巷向东走,可直达前进路。
“我们这里的多条小胡同进行了改造提升,居民非常满意。”塔湾社区五组一位叫胡申进的居民说。
“2020年,魏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室承担了14条背街小巷的路面、墙体改造任务,工程建设服务中心承担了34条背街小巷的路面及雨污水管网改造任务,其中包括长春街、董碾路等17条背街小巷和南湖游园片儿区17条道路的改造提升。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44条背街小巷的改造提升任务,还有4条将在年底完工。”当日,魏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下一步,我们将落实社区基层管理责任,在做好道路日常清扫保洁、垃圾日产日清的基础上,加强对死角垃圾、暴露垃圾、建筑垃圾的清理,做到保洁全方位、全覆盖,让居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环境变化带来的幸福感。”塔湾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新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