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天下旅游

暑期结束进入旅游淡季 老年人谨防不合理的低价游

□ 记者 周亚飞

随着中小学校的陆续开学,旅游市场开始进入淡季,一个又一个“白菜价”的旅游产品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便宜是好事,但对不合理的低价游仍要提高警惕。

进入旅游淡季,老年人出游热情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旅游休闲成为老年人享受生活的重要方式。对于老年人来说,避开暑假出游高峰和炎热的天气,现在出门旅游可以获得不错的体验。

“现在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快,我跟几个老年朋友打算出去玩一玩。”市民杨阿姨告诉记者,这时出游不仅价格低,而且景区人少,天气好。“旅游旺季,老年人是不会去凑热闹的。年轻人都在上班,学生都在上课,这是我们出行的最佳时节。”

实际上,跟杨阿姨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记者从市区多家旅行社了解到,考虑到天气适宜、价格低、错峰出行等,老年人是主要出游人群。市旅游协会秘书长李冰介绍,目前的旅游市场中,老年人占了50%以上,是旅游淡季出游的主力群体。

低价游陷阱多,老年人须谨慎选择

“没有强制购买,但对这种以低价旅游为诱饵,实则推销商品的旅游团,该怎么甄别?”市民王女士的父母在一次跨省游中,被购物店工作人员忽悠,买回了一大堆保健品。

其实,低价游主要的目标就是老年人群体,常会出现服务质量差、强制购物等问题。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旅游监察大队有关负责人建议,行程单中需要注明购物时长、购物地点等信息,且不能强制购物。如果权益受到侵犯,游客要尽早向旅行社所在地的旅游监管部门举报。

一般来说,正规旅行社在定价与线路安排上都有清晰的表述。“一定要与旅行社签正式的旅游合同。合同应当包含旅行社、游客双方基本信息、行程安排、游览项目、服务标准、旅游费用、违约责任和纠纷解决方式等内容。游客在签字、盖章前,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及出团通知书。”李冰说。

微信朋友圈旅游产品不可靠

现在,人们经常翻看微信朋友圈。不少旅游产品打着“特价团”“免费游”的招牌,这些消息靠谱儿吗?

李冰告诉记者:“通过微信报名参团风险很大。这样的团,组织者多无相关经营资质,旅游过程万一发生意外,游客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许多类似的旅游团,别说线下接洽、签合同等必要环节缺失,团员们甚至连旅游组织者的真实身份都不知道。”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太便宜的产品会通过购物安排、另行付费项目等方式获取回扣,以弥补差额团款。”李冰说,使用微信参团,也要在经过认证的旅行社微信公众号或可确认身份的旅行社工作人员处报名,并务必确认旅游行程,同时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高品质旅游产品将成主流

“不排除一些旅行社为了抢客源,短期内推出低价产品来刺激市场。”对于目前的一些低价产品,李冰有一些担忧,比如双飞游的价格等同甚至低于机票价格。这样的产品背后可能会隐藏其他消费。“消费者没有火眼金睛,很难甄别出这究竟是高性价比产品,还是暗藏猫儿腻的低价游。”

李冰认为,低价游产品占据市场,一会拉低游客的心理预期,将旅游产品的费用门槛降得更低;二会给旅游市场带来错误导向——现在所有的旅游线路都在促销,一些高价格的品质游要想获取游客,会更费劲儿。“推出这样的低价游产品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不利于旅游市场的复苏,还会影响旅游市场的正常发展,损害游客的利益。”

“市场上追求品质高、体验好的旅游产品的人越来越多,理性选择也将成为主流。因此,提供优质服务、好体验、差异性大的产品,将更有出路。”李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