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创建文明城 永远在路上

消费放心,诚信厚植文明底色

曹魏古城南大街设有“文明诚信红黑榜”,倡导诚信、惩戒失信。

□ 记者 毛迎 文/图

核心提示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许昌是汉魏故都,以“关公弘义”为代表的诚信文化源远流长。在不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我市从实际出发,紧密围绕与民生相关的消费热点,进一步加强诚信制度建设,着力改善和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开开心心购物。

树立标杆,引领诚信经营之风

曹魏古城南大街,仿古建筑恢宏大气,各色店铺鳞次栉比,每当夜幕降临,游人摩肩接踵,顾客源源不断,非常热闹。

9月1日晚,在南大街一家销售冷饮的店铺内,市民王琳点了一杯冰果汁和一杯奶昔。“我和闺密一起来逛街,她在旁边的店铺里挑选小饰品,我来买冷饮。”王琳说,南大街小吃店、冷饮店、饰品店比较多,人流量很大,商品明码标价,质量非常可靠。

南大街竖着一块“文明诚信红黑榜”,蜜雪冰城、三国烤串、柠檬小镇等商户登上“红榜”。“这些商户都是文明经营的典范,在上‘红榜’的店铺里购物心里舒坦。”市民梁先生说。

在不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我市注重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助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文明办下发了关于开展文明诚信经营示范街、文明诚信经营示范店(商场、超市)评选活动的通知,截至目前已评选出文明诚信经营示范街15条、文明诚信经营示范店(商场、超市)89家。“曹魏古城步行街”是文明诚信经营示范街之一。

位于市区颍昌路的胖东来生活广场是一家大型商场,不仅销售服装鞋帽,而且出售生鲜、熟食、饮料、化妆品等食品和日用品。作为此次评选出的89家文明诚信经营示范店(商场、超市)之一,胖东来生活广场深受市民喜爱。“胖东来生活广场环境好、商品齐全,我经常去买东西。‘胖东来’的售后服务非常好,‘不满意就退货’,让消费者没有后顾之忧。”市民柴文娟说。

此次评选出的文明诚信经营示范街、文明诚信经营示范店(商场、超市),既有中心城区的知名商业街和商场、超市,又有建安区、长葛市、禹州市、鄢陵县、襄城县的商业街和店铺,涵盖住宿、医药、食品、餐饮、化妆品等领域。

这些文明诚信经营示范街、文明诚信经营示范店(商场、超市)作为许昌市文明诚信经营的先进典型,在全市广大经营主体中带头践行文明诚信经营理念,维护市场交易秩序,营造优质、放心的消费环境。

我市通过开展文明诚信经营示范街、文明诚信经营示范店(商场、超市)评选活动树立标杆,引领诚信经营的文明之风。诚信已化作涓涓细流,在许昌这座城市的脉搏里持续涌动、生生不息……

诚实守信,成为许昌的闪亮名片

市区解放路与新兴路交会处附近,有一家没有招牌的理发店,店面仅10平方米,顾客却络绎不绝。

给顾客洗头、剪发、吹风,年过八旬的蔡瑞云精神矍铄、手艺娴熟。这个理发店开张30年,理一次发的价格从5角涨到2元后,10多年再也未涨。为啥一直不涨价?蔡瑞云说:“来我这儿理发的都是上年纪的人,不涨价才对得起他们。”

蔡瑞云荣登“中国好人榜”,入选“河南十大正能量代言人”,还被《人民日报》点赞:“‘两元理发店’是彰显诚信的一面镜子!”

“诚信”二字已渗透到莲城的每一寸“肌肤”。个体经营户徐俊峰父子十几年来信守承诺,坚持兑换已倒闭面粉厂寄存的面粉;彩票投注站店主“80后”“诚信姑娘”赵洒洒,代买彩票中奖28万元如数奉还。诚信文化理念在许昌落地生根,助推许昌经济社会稳健发展。

许昌有诚信的传统。关羽在这里留下“挑袍拒金”“辞曹归刘”等诚信故事,忠义形象深入人心。如今,我市深入挖掘以“关公弘义”为代表的诚信文化,培育形成“诚信、包容、开放、创新”的城市精神,诚实守信蔚然成风。

企业的生意经里,守信用成为“铁规矩”;政府部门开展“诚信许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定期发布诚信建设“红黑榜”……

许昌大力开展“诚信做产品,重合同守信用”活动,涌现出一大批“视诚信为生命”的企业。9月2日,记者在胖东来生活广场看到,醒目位置挂着提示牌:“如果您对购买的商品不满意或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我们上门帮您办理退换货。”胖东来商贸集团坚守“用真品换真心”的经营理念,踏踏实实在商品质量、诚信服务上下功夫。诚信,让“胖东来”成为高品质商业的象征。

诚信,是许昌一张亮闪闪的名片,也是莲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加强管理,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而且直接反映城市管理的水平,更是折射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围绕保障食品安全、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关键领域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营造文明消费、诚信经营、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积极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今年以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扛牢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全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开展各类食品安全专项行动。2月以来,其相继开展了10余次专项行动,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26638家次,发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314个,查处各类案件248起;对米、面、油、蔬菜、畜禽肉、乳制品等大宗消费产品和大型商超、市场、学校等重点领域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共完成28个大类4000余批次的抽检任务,合格率在98%以上。

我市深入推进食品安全基础提升工程。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全市餐饮服务提供者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率达100%,其中80%以上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截至目前,我市已改造提升50家食品小作坊,在全市357家学校食堂推广“4D管理模式”,并大力在全市食品经营单位开展6S标准化建设,打造百姓食堂、定点饭店400家。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聚焦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特种设备等质量安全,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加强诚信建设制度化的重要内容,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依托,以信息归集和公示为手段,切实提升市场监管领域市场主体信用监管能力。上半年,全市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有431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企业有19家,信用监管成效初步体现。

我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加强监督管理,让守信者顺利前行,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不断提升全社会的信用水平,推动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