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关注

中国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实电影《蓝色防线》即将全国上映

驻许杨根思部队官兵成电影主角

驻许杨根思部队官兵观看电影《蓝色防线》。 本版图片均由付晓飞提供

驻许杨根思部队官兵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

核心提示

8月底,一部还未全国上映的电影《蓝色防线》,在驻许杨根思部队连续放映3个晚上。《蓝色防线》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为何率先在驻许杨根思部队放映?9月5日,记者采访了参与拍摄的战士和出现在电影里的官兵。 □ 记者 黄增瑞

《蓝色防线》在驻许杨根思部队连续放映三晚

“《蓝色防线》在部队礼堂和杨根思广场连续放映了3个晚上,官兵看后反响非常强烈!”当日,驻许杨根思部队政治工作部主任丁东说,本片历经5年跟踪拍摄,真实展现了我国第一支成建制维和步兵营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期间,保护当地难民营安全的故事。

这部电影真实记录了中国维和步兵营官兵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过程。其中,维和步兵营第二批官兵几乎全部来自驻许杨根思部队。

“2016年,我带领连队官兵奔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如今,在部队当作训参谋的王震说,他看过这部电影后,最大的感受是真实。其展现了维和战士的真实生活,体现了中国军人不畏艰险的真实面貌。

《蓝色防线》在驻许杨根思部队放映期间,该部队官兵看到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和子弹乱飞的战场上,维和官兵坚守岗位,面对危险奋不顾身,以及老战友牺牲的情节时,不少战士一度哽咽,几位女兵更是泪流满面。

“三个不相信”精神在影片里得到彰显

“三个不相信”精神是驻许杨根思部队特级英雄杨根思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铮铮誓言。

“从抗美援朝战场到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再到前不久参加抗洪救灾,我们连全体官兵始终坚守在一线,以国之名守护和平,并将老连长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精神持续发扬光大。”丁东说,“三个不相信”精神已经成为广大官兵最宝贵的财富。

“为了和平,我会毫不犹豫地奔赴战斗一线。”一位叫麦铭杰的战士看过《蓝色防线》后这样说。

《蓝色防线》的出品方与杨根思部队联合举办观影活动,让该部队全体官兵感受到了英雄部队的豪迈与英勇。他们将军人的坚守、大国的担当、维护世界和平的强烈信念永记于心。

“2016年,我跟随维和部队奔赴南苏丹,主要任务是拍摄维和官兵的日常生活和执行任务的情况。”已经服役16年的付晓飞说,海外维和战地纪实电影《蓝色防线》里的一些镜头,是由他和战友杨照飞、靳永亮一同拍摄的。

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付晓飞终生难忘。2016年7月7日晚上,南苏丹发生武装冲突。政府军在检查南苏丹副总统马沙尔护卫部队的车辆时,双方发生争执,造成多人死亡。当时,中国维和官兵在难民营执勤,政府军和反政府军在墙外打仗,炮弹在十几米外爆炸。维和官兵的职责是维持难民营秩序,防止武装人员进入。

“冲突整整持续了3天,我们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付晓飞说,当年7月10日上午,双方动用了步枪、机枪、火箭弹和小型火炮等武器。大量子弹和炮弹在中国维和步兵营负责的数个观察警戒哨上方飞过。其间,有32发炮弹和大量子弹落入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联南苏团)总部营地,有2发炮弹和大量子弹落入中国维和步兵营营区。

由于双方交火过于密集,一发炮弹击中中国维和步兵营4号哨位的步战车,导致正在执行任务的7名士兵2人死亡、5人受伤,其中就有献出宝贵生命的维和英雄李磊和杨树朋。这些画面观众都能在《蓝色防线》里看到。

拍摄者讲述维和官兵的生死经历

《蓝色防线》将于9月18日全国上映

“作为一名维和官兵,我渴望这部电影早点儿上映。”

“感动,他们在用生命保卫人民的安全。”

“虽然我没有当过兵,但中国军人屹立不倒的维和精神真棒!”

“向无私奉献的英雄们致敬!”

这是观看过《蓝色防线》预告片后,一些网友写的留言。

“我服役时也参与了维和,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转业军人屈超对记者说。

2020年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蓝色防线》作为中国首部维和战地纪实电影,将于9月18日全国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