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孙学涛 通讯员 李启东 张磊
花石传说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神话传说、风物传说、动植物传说、民俗传说、生活故事等。2013年,花石传说入选许昌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9月7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花石传说内容丰富
沿着盐洛高速公路一直向西,在苌庄收费站下来,左拐后沿苌弘路行驶,再驶向237省道,一会儿便到了花石镇人民政府。
“花石镇位于禹州市西北部,为市域西部门户。”花石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董慧君介绍,花石镇历史文化厚重,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和传说十分丰富。
据《史记》《补史记》《上古禄》《周书》《阳城史记》等史书记载:“伏羲氏成于内方、古方国,螳螂山头五龙洞穴,居五龙山大风部落,羲始教民捕鱼,育畜牧,植桑林两湾佛土。”大风部落酋长雷祖和儿子伏羲都出生和活动于禹州市五龙山一带,留下了诸多历史文化遗迹和传说。义勇武安大殿、闫寨夏文化遗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爷庙、石佛寺、龙潭寺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包括神话传说、风物传说等
董慧君介绍,花石镇民间故事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神话传说、风物传说、动植物传说、民俗传说、生活故事等,如以二龙山桃花园、武则天行宫为中心的传说故事,五龙山的传说,白沙村镇、天爷岭、天爷庙、黑龙潭的传说,天落神石传说等。
董慧君说,当地流传的神话传说讲“天落大陨石生男、生女、生白龟,成三村”,说的是一块大陨石从天上掉下来,接触地气后变成了多彩的大花石头,又因落地时太猛,一下子摔掉了两擗花石头和一小块圆白石。
两擗花石头受龙泉神水滋润,自行修炼,不停地喝水、食鱼,经过1000多年的造化,最终修成正果成了人形。稍大的一擗花石头浸润在龙泉神水潭的高处,受太阳照射,自呈阳性;小一点儿的一擗花石头位于龙泉神水潭的深水处,时常夜间出入,多见月光,且吸收深潭底部精华,自呈阴性。阳性花石头转化为人就是后世的燧人氏,性别为男;阴性花石头转化为女,就是后世供奉的花石姑、华胥姑,民间称其为花姑奶奶或人祖老奶奶。
他们以石变人,常在陨石砸出的龙泉神水潭旁出没。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中午,天上突降特大暴雨,二人相跟相随,进入漆黑的山洞。由于风驰电掣、霹雷电闪,洞内时阴时明,气氛异常紧张,男女二人相拥紧抱。
这时大雨渐停,花石姑从洞中跑出。她跑呀跑,奔跑了3年来到西天(今甘肃天水,被称为“羲皇故里”)。花石姑于此生下一男子,看他狗头人身,起名叫伏。这就是后世“仰观于天,下察于地”画八卦的人祖伏羲氏。花石姑的名字也变成华胥姑了。
将不断培养新传承人
禹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志军说,花石镇对民俗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非常积极且卓有成效。保护、传承花石传说故事不仅可以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而且能够为人类学、文化学、宗教学、民族学和方言学等多种学科提供研究资料。
“目前,花石传说保护与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传承乏人。”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陈若军说,他们将会同当地文化部门继续完善花石传说内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不断培养新的传承人,使花石传说更好地传承下去;加大推介力度,进一步提高花石传说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