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热线

1900余元钱失而复得,七旬老人夜不能寐,到晨报寻求帮助—— “我想找苏先生当面道谢,但信息太少,你们能不能帮帮我”

晨报牵线搭桥 完成老人心愿

□ 记者 李嘉 文/图

9月9日上午,邢宝贞(右)向苏跃栋(中)和周长会(左)表达感激之情。

1700元钱,是建安区椹涧乡朝阳寺村邢宝贞刚发的工资。谁料,他竟然将其遗失在了回家的路上。这笔钱被好心人捡到后,重新回到他手中,但他没能见到捡钱的好心人。这成了他心里的一个疙瘩……

刚发的工资还未捂热就丢了

“记者同志,我想请你帮我找个人。我为此好几天都没睡好觉了。”9月8日17时许,晨报热线新闻部来了一位老人,他激动地拉着记者的手诉说他的遭遇。

老人名叫邢宝贞,今年71岁,家住建安区椹涧乡朝阳寺村,在天宝路与西环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工厂看大门。

9月4日8时许,刚下夜班的邢宝贞准备回家。他把前天发的工资1700元钱用一张白纸包起来,连同钱包装在一个红色塑料袋内,顺手塞进了右侧的裤兜,准备回家交给老伴儿存起来。

邢宝贞的子女不在身边,老两口儿靠一亩多地生活。这1700元钱是他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当天,邢宝贞骑上电动三轮车回家时,还专门拍了拍裤兜。

“我顺着颍汝干渠旁边的道路回到家,收拾完院子才想起钱的事,手伸进口袋却发现啥都没。”邢宝贞说,他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以为自己把钱忘在了工厂的传达室。

“中午做饭时,我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问我是不是丢钱了!我才意识到钱丢了!”邢宝贞说,当时他的汗一下就冒出来了,可陌生人说要把钱还给他时,他又很感动。

邢宝贞和陌生人约好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后,于当天16时拿回了自己丢失的红色塑料袋。“给我钱的人说,他在渠上干活儿,捡钱的是一个姓苏的管理河道的人。因为其工作忙没能和我见上一面。”邢宝贞说。

记者多方打探 找到“苏先生”

“回到家后,我摸着失而复得的钱翻来覆去睡不着。我这几天多方打听,只知道对方姓苏,鄢陵人。我想找苏先生当面道谢,但信息太少,你们能不能帮帮我?”邢宝贞说,9月8日,他专门到魏都区政府询问,结果因为信息太少,没找到人。“工作人员劝我向媒体寻求帮助,因此我过来了。”

送走邢宝贞老人,记者决定第二天一早帮老人寻找这位姓苏的好心人。9月9日8时许,记者电话联系了颍汝灌溉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经确认,老人丢钱的地方属于颍汝干渠魏都区段,但该单位没有姓苏的工作人员。不过,如今干渠正在进行绿化,由魏都区水利局负责。

随后,记者致电魏都区水利局,该局副局长刘国峰说:“姓苏,管理河道?我印象中有个绿化项目的经理姓苏。这是好事,我打电话确认一下。”

9时许,刘国峰说:“人找到了,你记一下他的电话号码。”

“喂,苏先生吗?你是否在9月4日捡到一笔钱,并通过其他人还给了失主?”记者在电话里询问苏先生。

“对,在渠边的路上捡的,我没跟单位说这件事啊!”苏先生在电话里回答。

“丢钱的老人向晨报求助,想跟你见一面。咱们约个地方了却老人的心愿吧?”

挂断电话,记者将好消息告诉邢宝贞老人,并赶往颍汝干渠庞庄1桥。这里是和苏先生相约见面的地方,老人的钱也是在这里被捡到的。

打了10多个电话联系上失主

当日10时许,记者在约好的地点见到邢宝贞寻找了几天的苏先生。

“我叫苏跃栋,是花之都实业有限公司的一名项目经理,负责这段干渠两侧的绿化工程。捡钱那天,我恰好在渠边巡视。”趁着邢宝贞还没到,苏跃栋向记者讲述了当天的情况。

9月4日早上,苏跃栋开着一辆白色皮卡和工作人员周长会像往常一样在渠边巡视。9时30分许,行驶到庞庄1桥附近时,苏跃栋在道路右侧发现一个红色塑料袋。

“平时,我们在路上看到垃圾会随手捡起来。我停下车,让周长会把塑料袋捡起来。周长会捡起袋子时,发现里面有个黑色钱包,于是拿到了车上。”苏跃栋回忆说。

两人打开塑料袋查看,发现里面有白纸包着的1700元钱和一个钱包。钱包里除了200余元零钱外,还有银行卡等物品,其中一张邮政储蓄卡背面写有“许昌椹涧邢宝贞”几个字。钱包里有一张1980年的半斤粮票。两人判断,失主应该是位老人。

随后,两人拿着袋子在路边等失主。周长会住在庞庄,苏跃栋让他给周边村里的熟人打电话,打听邢宝贞的信息。

彭庄的老李、刘庄的老王……周长会一连打了10多个电话,也没打听到邢宝贞。最终,当周长会给朝阳寺村的侄子打电话寻找失主时,侄子表示村里确实有个叫邢宝贞的人。

当日11时许,闻讯赶来的邢宝贞终于见到了苏先生。老人拉着苏跃栋的手诉说着感激之情:“这钱对别人来说不算多,但对我很重要。太感谢你们了,你们都是大好人!走,我请你们吃饭。”

“叔,这钱不是我们的,我们肯定不会要。不用请客,我们还有工作。”苏跃栋婉拒了老人的好意。分别时,邢宝贞站在路边感叹道:“终于了却了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