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地委
秋风习习、凉意阵阵,又到了高血压患者烦恼的时节。原本控制较好的血压出现波动,之前很有效果的药物不起作用,怎么办?9月13日,许昌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专家郭明拴提醒,秋季,高血压患者最好每天早、晚两次量血压,一旦控制效果不佳,就要及时就医。
“很多高血压属于季节性高血压。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只要一换季,血压就马上有变化。”郭明拴说,换季的时候,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多量血压,如早上起床后静坐10分钟,然后量血压;晚上9时左右或睡前静坐10分钟,然后量血压,观察血压是否升高了。除此之外,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用药须谨慎。夏季天气炎热,脑血管舒张,血压升高的情况减少;而秋季天气转凉,脑血管收缩,血压会随之升高。此时,高血压患者应调整降压药的剂量,控制好血压。高血压患者如果感到头晕,就要调整服药时间;如果调整服药时间后仍然感到头晕,就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运动要适量。适量运动对调节血压有好处,但高血压患者一定不要做剧烈运动。跑步、登山这样的运动容易使血压升高,引发脑出血。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比较温和的方式,既能锻炼身体、调节血压,又没有危险。
预防鼻出血。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约占鼻出血患者的40%。之所以秋季是中老年人鼻出血的多发季节,是因为中老年人血管逐渐老化,鼻黏膜中的小动脉肌层弹性较差。秋季气候干燥,如果在鼻干时用力揉鼻子、挖鼻孔等,就容易引起鼻出血。
“高血压患者鼻出血预示血压不稳定,要引起高度警惕,因为这往往是中风的征兆。”郭明拴说,高血压患者应加强自我保健,按医嘱服药,保持情绪稳定,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钾、镁的水果。
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起床时要先在床上躺3分钟,起身后在床上坐3分钟,然后把腿放在床边坐3分钟,在确认头不晕后即可下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