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晓) 近日,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创近5个月以来的新高,有291只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在2%以上(ABC份额分开计算),有8只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在3%以上,尤其是前海开源聚财宝B的7日年化收益率突破了4%,达到4.05%。天弘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1.649%。货币基金近期为什么回暖,投资者可以“进场”吗?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对接余额宝的29只“宝宝类”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出现显著上升,最新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达到1.88%。其中,有8只“宝宝类”货币基金的最新年化收益率超过2%,最高的1只达到2.28%。而上半年末,仅有1只“宝宝类”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2%。
货币基金的主要配置资产是以短久期的利率债、同业存单等为主。5月份以来,各货币市场的利率均有显著上升,比如1年期利率债收益率上升了140BP左右。2月份疫情暴发之后,受益于货币政策宽松,同业存单利率大幅下行,创下历史新低,且在4月至5月维持极低水平。之后随着货币政策边际收紧,6月至8月同业存单利率逐渐上升,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在疫情初期积极拉长资产久期,在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后谨慎配置长久期资产。配置资产以同业存款、同业存单、逆回购和信用债为主。”余额宝在上半年的财务报告中称。
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持续走高,这是不是一个“进场”的机会呢?“近来,股市波动较大,货币基金收益率上升,一些投资者很可能把前期转移到股市中的资金再一次转移回货币基金。不过,从截至目前的数据来看,货币基金规模仍在持续缩水中,是否‘进场’还有待观望。”我市一家银行的一名理财师说。
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货币基金规模为7.35万亿元,比上月缩水2600亿元,比4月高点缩水1.27万亿元,缩水比例为14.7%。4月,货币基金规模一度达到8.62万亿元,随后便一直缩水。进一步来看,货币基金占到公募基金总规模的比例下降至41.3%。而在4月,货币基金占比仍有48.5%。
“货币政策大概率仍将是影响债市走势的核心因素。由于疫情和外部环境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宽信用环境大概率延续,货币政策大幅收紧的可能性不大,债券收益率暂不具备大幅上升的基础。未来一段时间,债市大概率会维持震荡格局,货币市场收益率波动性可能会加大。不过,在跨季、国庆长假、春节等特殊节点,由于回购利率阶段性提升,可能伴有7日年化收益率短暂上升的现象。因此,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投资者可关注货币基金的走向。”该理财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