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小娟 通讯员 杨亚菲 牛丹
今年以来,我市两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大局,以全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9月21日,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数起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跟踪服务
助企业顺利拿到执行款
“真是雪中送炭!感谢法院,感谢法官……”今年5月,在最后一笔执行款履行到位之际,武汉某材料公司代表专门录制了一段视频发给魏都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以表达感激之情。
武汉某材料公司与许昌某民营企业常年有业务往来。因许昌某民营企业长期拖欠货款,武汉某材料公司将其诉至魏都区人民法院。2019年6月,此案进入执行程序。经执行法官反复做工作,同年12月,当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约定于2020年上半年分3次履行全部执行款。
孰料,协议刚达成不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和解协议是否顺利履行?执行法官联系许昌某民营企业负责人,得知受疫情影响,该企业处于停工停产状态,首批执行款未如约支付。此时,位于疫情重灾区的武汉某材料公司面临空前压力,急需资金援助。在执行法官的协调下,许昌某民营企业负责人愿意先替企业履行部分执行款,并承诺余款待企业复工后全部履行。
2月11日,许昌某民营企业负责人将首批20万元执行款转至武汉某材料公司银行账户。今年5月底,该案全部80余万元执行款履行完毕。
暂缓执行
助企业全面迅速复工复产
同样是货款被拖欠,在鄢陵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的积极协调下,许昌某混凝土公司却同意暂缓执行。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许昌某混凝土公司与许昌某机械制造公司是合作关系。因后者拖欠47万余元货款,前者诉至鄢陵县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此案进入执行程序。经网络查控及现场调查,执行法官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2019年7月,经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执行法官调查发现,被执行人所有的地上附属物、设施等资产于2016年7月移交河南某医疗用品公司。该公司已分批支付资产转让价款,目前仍有312万元转让款未支付。得知这一情况,执行法官遂要求该公司协助将未支付转让款中的53万余元划拨至法院执行款专户。对此,该公司提出异议,认为其不与许昌某机械制造公司存在资产转让合同关系。待双方资产转让合同关系确认,时间已是2019年年底。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河南某医疗用品公司作为生产医用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用品的企业,生产任务十分艰巨。为助力该公司全面迅速复工复产、扩大产能,执行法官积极与申请执行人沟通,征得其同意,暂缓该案执行。执行法官到该公司走访,了解企业生产状况,讲明案件执行情况,要求其疫情过后主动配合法院开展执行工作。对此,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理解并支持。
破产重整
助负债公司“起死回生”
5月12日,长葛市人民法院裁定批准河南中森虎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虎皇公司”)重整计划,终止重整程序。至此,这场耗时一年半的破产重整工作圆满落幕,虎皇公司重获“新生”。
位于长葛市的虎皇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外墙节能装饰保温板的民营企业。2018年11月,因虎皇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长葛市金财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向长葛市人民法院提出对其进行破产重整的申请。数日后,该法院裁定受理该破产重整申请,并指定破产管理人。
虎皇公司破产重整案涉及债权人230多人,债权金额6亿多元。在长葛市人民政府、长葛市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长葛市人民法院的精心指导与严格监督下,该案顺利推进。今年4月26日,该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顺利召开,4个表决组均高票、高比例一次性通过重整计划。5月12日,该重整计划获长葛市人民法院批准。
“虎皇公司重整成功,得益于高效、协调的‘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既避免了对企业进行清算时产生债权受偿比例过低引发的社会不稳定状况,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债务人、债权人的利益,使企业重获‘新生’,激发了市场活力。”长葛市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