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事

一针一线“缝”出小康生活

董秋霞(右一)和乡亲探讨如何更好地缝制羊绒大衣。记者 孙学涛 摄

□ 记者 孙学涛 通讯员 钟峰

双手灵活自如,针线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一件羊绒大衣缝制完成……9月22日,在鄢陵县大马镇二坡田村脱贫户董秋霞家中,她和几位姐妹围坐在一起,认真地缝制羊绒大衣。她灵巧的双手、娴熟的技法,赢得大家啧啧称赞。

谁能想到,这个开朗、乐观的女人,曾是对生活失去信心的贫困户。

2014年,董秋霞的丈夫不幸患上重病。为了给其治病,董秋霞不但花光家中积蓄,而且借遍亲戚朋友,欠下一大笔外债。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因病陷入绝境,董秋霞对今后的生活丧失了勇气和信心。

一家有难,八方支援。2018年,经过精准识别,董秋霞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为其办理了低保,保障其一家人正常生活。2018年年底,在与病魔顽强抗争几年后,董秋霞的丈夫离开了人世。

处理完丈夫的后事,董秋霞抹干眼泪,坚强地扛起家庭重担。

“我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多病的公婆。今后,我就是他们的依靠。”董秋霞坚强地说。

该村党支部书记田新厂介绍,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关心帮助下,董秋霞和江苏昆山一家生产羊绒大衣的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厂方把裁剪好的羊绒面料寄过来,董秋霞手工缝制后寄回厂里,按件计算工资,多劳多得。

作为要强的女人,董秋霞暗下决心,干就干出个样子,通过双手勤劳致富。忙完地里的农活儿,她就在家起早贪黑练习,针尖刺破了手指,简单包扎一下,继续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董秋霞终于掌握了缝制技巧,成为一名缝补技术娴熟的女工。

“在羊绒大衣销售旺季,厂里订单接二连三,活儿多,工资也多。”董秋霞说,2019年冬季,她3个月挣了3万多元。当年年底,她家顺利脱贫“摘帽”。

一人富,不算富。过上小康生活的董秋霞没有忘记生活困难的父老乡亲。在去年农闲时节,她免费向贫困群众传授羊绒大衣缝制技巧,手把手地教她们练习。

“秋霞姐反复给我们讲解、示范,很有耐心。”贫困群众李秀芳说,不到一个月时间,大家就能独立缝制羊绒大衣了,在家门口挣到工资,都很感激她。

“虽然我已经脱贫,过上了好日子,但是还有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我要力所能及地帮助父老乡亲,互相搭把手,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同圆小康梦。”董秋霞说。